這一篇也是在朋友的版上回的。曾經有一陣子很迷電影,寫了三四十篇影感,後期開始認真的記導演名字,以及一些不會出現在電影海報的小配角。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跑去當兵,這個習慣因此而斷了,並再也尋不回來。
--
Re: 影像扼殺想像力
※ 引述《sunfantine (水薄霧的秋)》之銘言:
: 之前波一篇...不喜歡小說改變成電影的事 (雖然每部改編電影我還是會看)
: 歸納而言... 改變成電影後 就喪失想像的美感
: 唯一覺得不錯的 應該只有魔戒吧
: 哈利波特勉強ok... 不過張秋和我想像的不一樣
: 至於納尼亞真的是貶低可愛的童書了
: 回到藝伎回憶錄...
: 看電影的時候 覺得選角還不錯 唯一怪的地方就是一群在京都的人說英文
: 可是看了小說後
: 覺得章子怡(小百合)和楊紫瓊(豆葉)跟書中描寫的不一樣
: 小百合少了聰穎 豆葉少了甜美
: 所以... 還是看書好
我看小說改編電影
(一)轉譯的過程:
我記得在關於後現代主義中一句很經典的話:
「文字只是符號,不代表意義。」
換言之,企圖用任何一種「形式」,無論是語言、文字、電影、音樂,去傳遞「意義」,
都會必然的,發生「失真」的情況。
而當一種意義,經過不止一次的形式轉換,失真的情況就會更嚴重。
就像,思想編成小說,小說改編成舞台劇,舞台劇再改編成電影。
每一次的形式轉換,都會像被翻譯的書一樣,
常常,會覺得少了某些味道(這還是比較好的情況),
有時候,也許是因為翻譯者的原因,甚至,會多了一些味道,無論是好是壞。
(二)先後順序:
除了轉譯的因素之外,
觀眾接觸該意義的先後順序也會對評價造成影響。
以「吉屋出租」的舞台劇跟電影為例,
如果你是舊朋友,那麼,
你會寧可電影的卡司是跟舞台劇的一樣。
吉屋出租的電影,就為了滿足舊朋友,所以用了幾乎原來的班底,
即便,他們年華已去。但是,老朋友看得一樣很感動。
而對於新朋友,也就是沒有看過舞台劇而只看了電影的觀眾,
他們就不免對選角感到疑問,甚至影響到劇情。
他們會以為,故事中的主角都是三十好幾的人勒,
怎麼還可以活的那麼有夢想,或者說,那麼不負責?
他們不知道的是,原來故事的主角設定其實只是快二十歲罷了。
有一句話是說:「初戀是最美的,之後的戀情只是拿來跟初戀作比較。」
套在電影上一樣行的通。
在你已經根深蒂固接受了第一次的故事內容之後,
你會不禁認為,任何的更改變動都對它是傷害。
另外一個先後順序而造成的差異更嚴重。
我叫它「偷看結果」效應。
假設,現在上映一部電影,叫做「白雪公主」,
而劇情就跟我們從小時候知道的一模一樣,
那麼,除非這部電影用了很驚人的特效,
或者,男女主角真是帥到不行,
不然,觀眾幾乎是不可能給它好的評價的。
原因是因為,劇情是我們老早就知道的,
所以,劇情怎麼還能再次帶給我們同樣的感動?
也因此,我們只能夠從一些向卡司、特效的小地方來評價它。
用另外一個例子會更明顯,
如果你已經知道布魯斯威利是鬼了,那靈異第六感還會給你這麼大的衝擊嗎?
所以,如果你已經看了書、知道劇情了,那電影還能夠提供的吸引力還會大嗎?
(三)最適體裁:
雖然,「形式」是難以完全概括「意義」的,
但是,我認為,還是有所謂的「最適體裁」。
反之,
警匪動作的故事寫成小說?
歌舞片寫成文章?
充滿哲學思辯的論文編成電影?
詩,只能是詩,改編成任何一種形式都不行。
有些東西,看不見的時候,反而更能夠提供想像;
但也有一些東西,唯有在能看見的時候,你才會為之驚呼讚嘆。
「歌劇魅影」的最適體裁是什麼?
「魔戒」的最適體裁又是什麼?
「太空戰士」的最適體裁呢?
配合上我在第一段所說的,
最適體裁,往往,就是該意義第一次被表現的那種形式。
原因有二:
作者在想到故事之後,也會企圖為它選擇最能夠展現的方式。
再者,即便他表現的不好,但起碼最沒有「失真」。
也許,
還是有一些「意義」,在經過轉譯之後,透過轉譯者的匠心獨具,
會表現的更好。
但是,究竟是因為那些「意義」本身就很好?
抑或是因為轉譯者透過自己的見解,加了一些更美好的東西進去?
如果是屬於後者,
那麼,那些經過轉變的「意義」,也不能說是原先的「意義」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