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 星期六

游標卡尺副廠外盒購買時須留意深度

 


發現整個中文網路都沒提到,所以雞婆寫一下。因為游標卡尺原外盒遺失,所以想幫手邊的Mitutoyo三豐卡尺補個外盒,我手上的型號是505-666,購買的是網路上最常見、黑色W外盒。結果發現這款外盒深度不足,如果使用的是附錶的游標卡尺,無法輕鬆蓋起。雖然硬壓仍可扣上,但可明顯察覺上蓋緊壓住卡尺錶,由於是硬外殼,內無襯墊,長期施壓在錶處,難保卡尺不會變形。不過,這個外盒若拿來存放數位型就剛剛好。



實際測量,505-666的高度為16.65mm,而數位型的500-301(CD-15)高度為14.65mm,這2mm的差距是關鍵。如果用的是價格比較高的附錶卡尺,幫它添購外盒時可考慮紅色外殼、內裡有發泡棉,開關處有醜陋的「上工」字樣那款比較適合,標示高度比黑色W款要多不少。


最後靠交換盒子存放解決


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考驗飼主心臟的紅戰狗打鬥

紅戰狗的打鬥很考驗飼主的心臟

某天抽起魚隻隔版後不久,上演公魚整個把母魚頭部含住的戲碼,當時母魚從吻部起,包含眼睛、下頷都在公魚嘴裡。分開後母魚頭部就留下一道從左眼到右眼的弧形傷口,但母魚像沒事一樣繼續打得公魚到處跑,不過,飼主我的心臟可沒那麼大,馬上插回隔版。



照片裡的水面倒影比較能呈現傷口樣貌。拍攝這張照片時是打鬥的兩週後,傷口僅剩原來1/4~1/6大小。最初傷痕當時從右眼上方一路走向左眼上方,呈一圓弧形。回想那讓我嚇到的畫面,母魚的眼睛、下頷全部在公魚嘴中,讓人聯想起蛇吞蛇的經典圖片。

截圖自youtube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pUUgOUReoU


母魚照片打了閃燈,所以眼睛隱隱約約還是有點泛白,但比起幾個月前眼睛在燈光下就略顯混濁的狀況已經好非常多了。之前眼睛泛白的程度類似網路上講的矇眼模樣,但在補充了維他命後出現大幅改善。以後如果大家的魚遇到,也可以先從營養方面嘗試。

拍攝完上圖的三天後,我抽起隔版看看狀況。果不其然,又出現這畫面。這次是母魚含住公魚頭部,公魚則含著母魚下頷。話說,也只會出現四種排列組合:公魚含住母魚、母魚含住公魚、公魚下頷與母魚上頷相嵌,母魚下頷與公魚上頷相嵌。



擔心還沒長好的傷口會變得更嚴重,所以再次分開。待全部復原再行嘗試。



2022年5月12日 星期四

水都物語閱讀心得:題材新鮮,繪圖卡通化,目標客群不明


水都物語博客來連結,內有試閱頁,可與本閱讀心得參照: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659

雖說該與人為善,水族題材漫畫少見,加上兼出版者的編劇也是水族人,站在同好立場應該捧場支持、大聲叫好,但實際看完後有些失落,造成這種感覺的主要是繪圖。

也許受限於黑白,我覺得漫畫裡的大部分魚隻與實魚不大相似。若遮住魚名,能讓我一眼辨認出的魚有四種,珍珠燈是其中之一,亦出現於試閱內容。即使只看珍珠燈,我覺得繪者也沒有把牠的精緻亮點與刀疤眼、背鰭氣勢展現出來。有些魚隻則過於卡通化,讓本來就必須倚賴細微差異辨識的魚種更不好被認出,例如棋盤鯛、銀燕子。

Salminus maxillosus,圖片引自威基


Salminus maxillosus,翻拍自Characoids of the world

當翻閱過半,看到紅蓮燈、綠蓮燈、日光燈時,我確信顏色的影響不小。以往閱讀海洋博物誌時不會覺得魚隻不像,看兩、三年前國內某粉絲團專業繪圖者電繪的燈魚,乃至於周遭非美術專業朋友插花嘗試的手繪紅蓮燈我都覺得惟妙惟肖,沒道理本書的專業繪者會輸,應該是吃虧在彩色/黑白緣故。為了驗證此論點,我找了幾張之前覺得很棒的手繪魚隻圖片再轉成黑白,結果確實有差。然而,黑白是否意謂無可避免的大幅失真?我拿出1977年J. Gery的Characoids of the world翻閱。事實是,即使黑白手繪仍可鉅細靡遺呈現魚隻樣貌,卡通化才是失真主因。

1930年繪製的濺水魚,翻拍自Characoids of the world


抽象卡通與寫實照片是天平的兩端,科學繪圖離照片很近,漫畫不見得要做到科學繪圖的地步,但一本水族漫畫在天平中間該如何拿捏?漫畫倒數第二話的網球魚、黑旗、五點鉛筆是另三款我覺得繪者拿捏得很好,掌握到神韻的魚隻,但只要畫的是短鯛,其眼睛呈現方式配上星星網點和用來表示性別的姿態,就Q版過頭。有興趣的魚友可在初次閱讀時遮住魚名,看看自己能不能辨認出魚種,足夠辨識性是我覺得即使水族漫畫也要滿足的。

本以為藉由繪畫可以呈現魚隻難以被拍攝、轉瞬而逝的精彩時分,展現牠們最美好的一刻,例如display、交配、發情期體色等,可惜直到最後一章的紅肚鳳凰才讓繪畫優勢展現。

不談畫風,在幾個重點圖使用彩頁,以及慎選魚種,例如黑白頁放體色以白灰黑為主的魚(網球魚),避開需要用色彩區辨的魚(紅蓮燈、綠蓮燈),應該有機會突破黑白的先天侷限。

先天不足(黑白)加上後天失調(卡通化)是此漫畫讓我感覺失落的主因。維護者可能會以「看漫畫幹嘛那麼認真」、「要相似何不看圖鑑」替漫畫說項,但我覺得既然主打水族、魚隻,就該在繪製魚隻時多下功夫,收斂卡通化程度。漫畫亦可保留真實感,灌籃高手,乃至近年國內的宅男打籃球會被籃球愛好者津津樂道,很大部分在於他們繪製的籃球動作、球場地點,甚至服飾的真實感,讓籃球愛好者就算不看劇情都能判斷出作者是籃球內行;反例則是影子籃球員(黑子的籃球)。站在水族愛好者觀點,魚隻本身就足夠美麗,無須大幅卡通化來吸引人,反而是該想辦法讓魚隻在漫畫型式下一樣活靈活現。

內容上,以水族咖啡廳店長擔任心靈導師,藉由講解魚隻的習性、發展歷史來開導遇到困境的客人,把魚隻習性擬人化,或者說,把人類境遇擬魚化,我覺得蠻好的,即使偶爾情節過於牽強,仍在可接受範圍。如柯南的單元式設計有利於發展成系列漫畫,依據發行後的市場反應進可攻退可守,很聰明的做法。

以水族愛好者角度看內容有關水族部分,會覺得稍淺,大概像看金魚妻的感覺。或許是作者為了迎合大眾市場,知道水族內容不宜過深。漫畫深度難比文字書籍,水族愛好者會改聚焦在畫面,畢竟那才是漫畫所擅長,卻偏偏受黑白與卡通化影響⋯⋯ 但漫畫提到珍珠燈剛來時破破爛爛的橋段真讓人心有戚戚,就像灌籃高手赤木扭傷後出現心魔,這類「作者與讀者在嗜好上的共同經驗」很能打動特定族群。觀察最近水都物語的行銷力道,很大比重放在水族愛好者上,假若該族群是該書設定的主要客群,那麼,魚隻逼真度與水族知識深度就顯得不足。除此之外,之後集數可能要增加作者與水族愛好者的共同經驗佔書本的比重(例如:店長在換水中出了個什麼包;時節變化導致魚隻行為改變;某天夜晚開燈忽然發現鉛筆魚都變色了,大驚失色等等)才能引發更大共鳴。

雖然花了大篇幅講述繪圖造成的失落感,但扣除魚隻繪製與自身偏好不合(也許目標客群是一般人,而非對魚隻十分計較的水族愛好者),漫畫其餘部分新鮮且具巧思,是本躺床上20分鐘可輕鬆翻完且不會提前睡著的小品。


2022年5月10日 星期二

歐納提二線檢疫心得

有了上月底買蘆堤蘭斯結果帶進我至少三年沒見過的白點,造成同缸的真戴森二線損失後(很奇怪,在緩慢提升鹽度到千分之二與從有鹽恢復到淡水時戴森皆有不小折損,完全不是因為白點關係,盧提蘭斯反而完全沒事),這次會好好檢疫。

較強勢的一隻,佔據鐵黃冠根部下方位置


下缸後兩天行為已經恢復正常,散佈在各位置,不會縮在一起。沒有縮鰭捲尾的症狀,唯一一隻尾柄左側有一塊白,不過放大看不像潰爛,呼吸、進食也都正常,繼續觀察。沒有做任何水色或調整水質,但魚隻下檢疫缸後兩小時還沒下鹽前(見後述)就轉為讓人安心的深色。抓的是盤商出給店家不下缸的魚,測量袋中水質為pH 7.4,也一點水色都沒有,所以對水對得很放心。

4/27拍攝,鰭條明顯突出於鰭膜


剛下缸的歐納提二線的尾鰭鰭條延伸出鰭膜程度讓我想到耐吉二線,但身型、大小走的都是帕魯血斑二線的模樣,本以為光憑這兩點就可以在完全不發色的情況下辨認出來這款魚,不過,5/10再次拍攝,發現同一隻魚(尾柄的白色色塊很好認)鰭膜已長至與鰭條相同,可確認之前為運輸期水質、氨氮的影響,才導致鰭膜縮短(被侵蝕?)。所以,想要在沒顏色的第一時間分辨帕魯或歐納提可能還是要靠鰭型。

鰭膜已恢復到與鰭條相同長度


在好友梧桐建議下,放了很少量的鹽,他的建議是千分之0.5,若擔心可以只下千分之0.2,我看魚隻狀況很好,就取偏保險的千分之0.3。由於下了鹽,我就沒額外添加有機會釋出單寧酸的東西,故完全無水色。梧桐建議下三天加打氣,下鹽的理由並非對抗寄生蟲,而是為了解毒。至於解什麼毒?為什麼特別使用在原鬥上?他表示透過長久與足夠數量累積的經驗,小型二線很容易在歷經運輸後出現「慢性氨氮中毒」的情形,即使沒發生DOA,但很容易在到飼主家兩周到一個月內出現暴斃,前一天還好好的,能吃能游體色可以,後一天就倒在缸底的狀況。以往出現這種情形讓讓飼主覺得莫名其妙,幾次下來就形成「二線原鬥很難養」的印象。類似的經驗不只在台灣這邊發生,如果查美國一些水族網誌也可以看到「某某二線一開始必須要進足夠數量,因為他們剛下缸後就會一隻隻慢慢死亡,但成功活下來的魚隻通常就可以長期在缸中,也才有繁殖的機會。」運送期的慢性氨氮中毒很可能就是原因。

然而,加鹽解毒操作手法也有人覺得不必要。他認為恢復慢性氨氮影響的魚最好的方法是給予他正確、如棲地的水質,加鹽效果只有在受到氨氮影響的當下(例如運送過程中),當氨氮已經在魚體,事後添加鹽非但無法解決魚隻的問題,反而增加魚隻適應環境時的負荷。

哪種說法有理?我無從判斷。容易找到的網路資源提到加鹽處理氨氮時確實偏向運輸過程的當下,事後添加能否幫助已經受影響的魚隻?也許是我搜尋得不夠詳細,暫時沒找到論文。我這次的操作選擇按照好友梧桐的建議,而這次十隻魚隻也都確實挺過前兩週的檢疫,未發生以往常見的的暴斃現象。另一方面,覺得不必加鹽的魚友目前人在德國,水族貿易品質數一數二的地方,會不會是因為運送品質的差距才導致他覺得沒有加鹽的必要呢?由於極低濃度的鹽對於降低氨氮影響就有效果,千分之0.2~0.3的鹽是平時治療體外蟲濃度的1/10而已,要說該濃度會造成魚隻多大負荷,我是覺得微乎其微,這也是我最後選擇加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