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一個被Dyson有線吸塵器收服的過程

最近應該是我對dyson有線吸塵器印象最好的時候。

我以前很排斥dyson吸塵器,超貴,聲音沒比較小,論吸力其他大廠牌還贏過它,加上太多講不出理由卻推崇該品牌的網路留言讓我覺得它倚靠的不過是藉行銷塑造的品牌情節,因而對「dyson 瘋」更添反感。當時總覺得Dyson吸塵器做得到的我家孫芸芸吸塵器也做得到,兩萬五的價格和高討論度究竟憑什麼?

日本Kaden.watch做的實驗,圖片引自https://kaden.watch.impress.co.jp/docs/column_review/kdnlong/656061.html


最先讓我改觀的是它的吸頭。當時在B&Q試用舊款dyson無線(大概是DC62?),明明吸力弱到不行,但清理後的地板卻非常乾淨,那時我才發現原來設計優秀的吸頭能提高清理效能,彌補吸力不足。這也讓我覺得,若吸頭插電就能讓效率增加這麼多,到現在還未採此類設計的廠商也未免太傻。

從養貓以來,我一直在尋覓適合清理床鋪毛髮的器材,從日立毛刷到具震動與紫外線的塵蹣吸塵器(例如IRIS),到風動滾輪吸頭......直到dyson無纏結吸頭,我終於找到滿意的。高效清毛(受益於吸頭角度與毛刷深淺可變)、不卡線、輕量,確實厲害,我因而在PTT貓版發文表達對無纏結吸頭的讚許(請見這篇https://www.ptt.cc/bbs/cat/M.1556036924.A.D3E.html)。因為是異牌轉接,主機無法供電給吸頭,即使如此都有這般表現,要是能用上插電的吸頭豈不飛天?



最近老婆表姊的DC48因為被插在220V而燒了,她送給我玩一玩。我先把使用五年以上沒清理的底部HEPA濾網拆下,乾淨程度嚇我一跳,代表前面的氣旋設計真的把灰塵分離得很好,我甚至拿自己敏感的鼻子靠近聞了聞,這是我絕不敢對我家hitachi濾網做的動作,結果一個噴嚏也沒打。表姊該不會在機器燒掉後還換新濾網吧 XD

用五年沒清過的濾網

接著,我把氣旋集塵盒整個分解……設計複雜,開模要開好多個。用料實在,幾個卡榫經得起強拆硬卸,海綿、Oring材質佳,經過多年使用未出現破損、變硬等劣化跡象,連螺絲都用得特好。雖然氣旋專利已經過了專利期,例如dirt devil採幾乎相同設計,價格僅五分之一,但敬佩總是致先行者,不是給追隨者的。由於後續各廠牌都推出氣旋機種,若考量CP值,使用他牌便宜氣旋主機搭配dyson非電動款的吸頭是不錯選擇。我目前使用的hitachi可水洗濾網機型最讓我頭大就是打掃到一半必須清理一次集塵盒,否則吸力弱化,再者,全家打掃完後須將hepa濾網刷過,不然下次機器會噴出怪味,而一刷的結果是塵埃滿天、鼻涕眼淚狂噴,這是為何氣旋設計以及聞了dyson用五年的濾網後讓我非常嚮往。

DC48集塵盒細部拆解


馬達部分,若不看現在無線機種,有線機種的馬達並沒有強到什麼地步,吸力或安靜程度比dyson優秀的不少。無線機種的馬達倒是不斷進步,持續往低耗電、高轉速、低音量前進。

我衡量一台吸塵器基本上看吸力、安靜、排出氣體的乾淨、重量、吸頭功能以及事後清理方便度這幾個變項。吸力、安靜多由馬達決定,這點非有線Dyson的強項;集塵盒設計決定排出氣體的乾淨及事後清理方便度,Dyson氣旋設計在這部分表現極佳,在專利期過後成為各家仿效對象;吸頭是吸力外另一個影響打掃效率與效能的因子,Dyson的吸頭設計仍有過人之處,也是更改我對此品牌印象的開始。使用便宜他牌氣旋吸塵器加上Dyson吸頭曾是我認為CP值最高的搭配,這觀點是建立在Dyson價格破兩萬的條件下,然而,該條件已經鬆動。

最近Dyson有線機種CY29價格已經降到14999,搭配電商及信用卡折扣,一萬三就可入手,價格已不若以往高昂(降價後只附會耗損的軟質電動纖維吸頭,拿掉原來針對硬地板的電動纖維吸頭)。CY29擁有五公尺電線、A4大小,延續前代雙層氣旋設計(DC48單層),並把重量壓到三公斤,我覺得頗具吸引力。若硬要挑毛病,未下放新型cinetic設計(可抖動橡膠氣旋,避免黏附,目前使用在較大機型CY22上),以及2019年仍在使用2013年的V4數位馬達,導致音量與耗能未見進步是我能找出的唯二缺陷。




至於為什麼我沒考慮使用無線?無線受人稱讚的優點包含:1.移動各房間不用插拔插頭。2.直接拿起就可使用,拿來對付小孩滿地餅乾屑超好用。3.輕量化加上不用插線插頭,提高平時使用意願。問題是這三點在我都派不上用場啊!我房子小,五公尺電線半徑已經能處理八成,我家沒有會掉餅乾屑的小孩,只有會掉毛的貓咪,一周打掃一次就夠,這個頻率已維持十年,沒有懶惰到要靠無線來提高打掃意願。然而,無線意味後期維修成本提高(在有選擇的情況下,我討厭換電池就像我厭惡換集塵袋機種一樣,遑論電池要價五千),Dyson無線機種的可靠性甚至讓「美國消費者」將它從推薦清單中除名(報導請見這篇)。優點不是我要的,偏偏缺點是我的毛,自然不會把dyson無線納入選擇。

以上就是我被dyson有線吸塵器收服的過程。無論日後我買或不買,至少心裡服氣了。

2019年11月27日 星期三

從Moshi VersaCover到 MetaCover平板保護殼

用了兩年的牛仔藍款ipad air2 Moshi VersaCover 因為脫膠導致外皮剝離,寫信給moshi,對方要求把舊殼寄去,我寄郵局一號便利袋($65),第二天(週四)傍晚就接到客服電話,表示目前沒有VersaCover庫存,問我是否願意接受比較厚重但保護性較佳的MetaCover。

MetaCover真面目

當下有事情沒查太久,單純覺得換個型號嘗鮮也不錯,就答應了。假日上網找一下,MetaCover的討論非常少,禮拜一收到黑貓包裹,若不計假日的話,出保效率算很高。

入手MetaCover一天後,覺得這款平板保護殼跟VersaCover差異很大,兩款設計重點完全不同。Versacover的網路心得很好找,但Meta的很少,所以寫一下Meta的不同,免得日後大家挑到不符自己需求的,至於是好是壞......請自行判斷。



  • 高保護力


這是MetaCover主打項目。MetaCover採分離式概念,先套上一個平板軍規殼,再想辦法用mount連接到折疊背板上。


Moshi自己就出產軍規手機殼,軍規平板殼對他們來說不會是問題,邊角有類似蜂巢設計,加上超級厚,即使是比手機重很多的平板應該也可以安全著地。不過在moshi網站找不到「可以從X公分跌落X次」的數據,這個不太應該。


  • 恐怖的重量


當我把VersaCover寄去出保時,手持air2裸機並沒有覺得變輕多少,但一裝上MetaCover後,感覺......根本重到爆。

仔細一看數據,MetaCover重達388克是怎麼回事,整個ipad air 2也才437克耶!回頭查VersaCover僅179克,MetaCover的一半不到。我可以理解厚重的保護殼加上金屬連接mount,重量增加勢不可免,但ipad拿在手上要變重一倍....想到就覺得頭上三條線。


  • 下降的質感


我最初的ipad殼就是坊間三、四百的,塑膠皮很沒質感,用了半年多就開始破損。這也是當我對moshi VersaCover時很滿意的原因,VersaCover覆蓋面的內外都使用某種微纖維,摸起來有點麂皮的感覺,非常有質感,背板則使用半透明磨砂,讓蘋果標誌得以露出滿足虛榮心。

到了MetaCover,只剩覆蓋面內層使用微纖維,外層改為塑膠皮,手感完全不行。
或許moshi的考量是耐用性(因為VERSACOVER外層微纖維用兩年會遛皮),
但質感正是讓moshi能勝過三、四百殼的重要因素啊!

查了一下,即使現在還在販售的新版VersaCover,似乎也變成塑膠皮了。MetaCover採mount連接,自然也不可能沿用以前半透明磨砂背板。總之,現在正反兩側都是讓人翻白眼的塑膠皮,唉。


  • 被吃掉的螢幕邊緣


使用VersaCover時,由於背板半透明,加上不是整圈扣上,所以感覺不大不影響螢幕。現在軍規殼把整個平板套著,而且是黑色的,配上白色螢幕讓人覺得整個螢幕外緣都被吃掉了。

白色螢幕配上黑色邊緣,不太討喜

不過,吃邊可能只是視覺感受,因為我的閃魔玻璃貼並未被擠起來,不知用黑色平板搭配MetaCove視覺上會不會比較好?


  • 變大的鏡頭孔


以前VersaCover鏡頭孔呈水滴型,孔徑大小約等於筆蓋頭,MetaCover的軍規殼鏡頭孔跟VersaCover直經差不多,呈圓形,感光處額外挖個針孔。



然而,套上塑膠皮套後由於變厚,所以皮套上必須挖一個更大的孔才不會擋到鏡頭,差不多是一塊錢大小。


  • 變厚的「書背」




使用ipad時,VersaCover時可以將遮蓋面反折,由於VersaCover非常輕薄,反折的遮蓋面能輕鬆貼附在背板上。MetaCover加了軍規殼,所以變得很厚,「書背」寬度自然增加,遮蓋面無法漂亮反折貼附背面,質感再次扣分。


  • 變敏感的電源鍵

以往使用VersaCover時電源鍵不太好按,常常不知道自己究竟按下電源鍵了沒有,導致截圖容易失敗。MetaCove軍規殼在按鍵上設計得十分貼合,截圖容易很多。


  • 符合使用情境的喇叭方向


下方黑色凹槽內即為喇叭

ipad原始設計喇叭孔在下方,跟螢幕方向垂直。但看看家電,沒有電視機會把喇叭方向這般設計的吧?喇叭與螢幕不同方向是手機/平板為外型與大小而做的妥協。

MetaCover軍規殼將喇吧罩起後轉向螢幕方向,我不確定這種做法會不會讓聲音變糊,但應該可讓正面聲音變得比較大聲。


  • 充滿創意的mount


前面提到MetaCover採分離式改念,軍規殼套著平板,後面設計一個mount,讓MetaCover可透過磁性支架等裝置黏附在牆上、白板、冰箱或其他其屬材質。



雖然摺紙設計本來即可讓平板立起,但那並非90度。這個mount設計讓平板能安放在更多位置,充滿巧思,也是MetaCover主打功能,雖然不見得對每個人都實用,但讓我覺得至少還有追求創新,而非批貨仔或模仿貓。

磁性支架的定價非常恐怖,不過moshi自己在網拍有提供買殼100元加購支架,如果日後還有人要買MetaCover殼,別忘了順便帶個支架,一百元值得,至於一千多……

(像我這種透過出保獲得殼的只能殘念。有人要賤賣支架嗎?)


  • 再次取消腳墊


當初牛仔藍的VersaCover多了腳墊設計,好處是變得不易滑動,但這也是VersaCover致命缺失,因為腳墊非常容易鬆脫,由於黏合面小,背膠再強也沒用。沒有腳墊時,平板很容易滑動,還會磨到moshi的金屬標誌,導致我也沒法很率性地捨棄腳墊,每幾個禮拜我就要在家裡翻找腳墊這次又遺失到哪裡了(前後還去店裡索取過兩次)。

MetaCover再次取消腳墊,也就是直接用塑膠皮套放在桌上,不過塑膠皮套摩擦力不小,平板沒有想像中容易滑動。MetaCover的金屬MOSHI標籤嵌在皮套裡面,無須擔心磨傷。

背面已無腳墊。金屬標籤鑲嵌在塑膠皮中


我剛剛看新的VersaCover也取消了腳墊設計,舊VERSACOVER那三顆灰色腳墊看似已成絕響。


  • 結論


VersaCover與MetaCover是針對不同取向的消費者而設計的商品,彼此間不是替代、前後關係,上述MetaCover的優缺點多是為了滿足不同取向時所做的交換。

如果你追求的是輕薄、有質感,那麼VersaCover會比較適合你;如果是很常摔手機、砸平板的手殘患者,或是有把平板黏附在白板、冰箱需求(像我家流理台在做菜時根本放滿滿,但又想一邊看食譜或烹飪頻道),那麼又厚又重又沒質感的MetaCover不見得不能選。

畢竟每個人需求不同,就像皮老闆UAG還不是賣得嚇嚇叫 XD


嘗完鮮後,如果給我機會重選一次......可以還我VersaCover嗎?

 P.S.我必須對Moshi客服表示讚許。我第一封想要出保的信(剛開始破損剝離),到真的破到不堪使用中間過了好幾個月,但當我再寫信過去,Moshi客服自己就把以前的對話內容找出來,自動瞭解前因後果,不用我複述幾個月前的事情。一般客服通常都要消費者從頭來一遍。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助攻治療--投藥環境單純化

近來感受到「投藥環境單純化」的重要。偶爾在水產書籍中能看到依據環境不同而添加不同濃度、頻率的投藥建議,水族書籍甚少在此著墨,環境影響濃度的議題也不大會出現在水族社群討論中。難以追蹤水中藥物濃度是現階段水族人投藥的一大憾事,未能理解環境與藥物濃度間關係導致許多人按照「標準劑量」治療魚隻失敗,投藥濃度變得更倚賴口耳相傳的魚友經驗談,然而,各魚友的魚缸環境各不相同,經驗談實際上是case by case,除非環境相同,否則難以類推適用。



水質已屬最常被提到影響投藥濃度的因子,例如「抑萬菌(Flumequine)……在高 pH>7.5-8.0 的硬水中效果比較差,因此必須使用較高(2 至 3 倍)的劑量」(引自動物防疫檢疫局的「觀賞魚類用藥介紹」,連結請見這裡),但中文網路實際能找到的「水質對應濃度」資訊也不多,其他如底砂、過濾器、植物對投藥濃度的影響鮮少被提及,更別提想找到對應劑量增減建議。

洪仲明獸醫師著作〈觀賞魚的治療用藥〉,我非常推薦的魚病書籍

深有所感是因以往在無過濾裸缸治療胡椒病時,台北水下銅離子0.075ppm(以另一本知名的魚病書籍Gerald Bassleer的新版觀賞魚疾病圖鑑為例,該書籍建議劑量為0.3ppm,但未知下藥環境)即能見效,最近治療紅戰公狗由於水體小魚隻大,擔心污染,從別缸移來一顆水妖精,之後以0.075ppm濃度怎麼樣都無法將胡椒殺滅,一周後將水妖移除,再下相同濃度,三天內胡椒大量減少。過不久換紅戰狗母魚中標,移到小裸缸後擔心魚隻緊迫,丟了半盆鐵皇冠下去,未放水妖精,同濃度下藥10天未見效果,思及前例,第11天將鐵皇冠移除,第13天胡椒大量減少,魚隻不再夾尾。推究原因,銅藥沈澱後細菌利用以及水草的吸收能力導致治療濃度無法維持。

卵圓蟲滿佈魚身、魚鰭。胸鰭通常是最易觀察的部位。




此時停藥很可能讓卵圓蟲復來




在查詢網路資料或跟人詢問治療經驗時,強烈建議一併留意對方的治療環境。裸缸與草缸下藥濃度、高雄與台北的下藥濃度可能差異很大。當編輯說:「我要300dpi的圖」卻沒講尺寸,受話者八成會翻個大白眼,只看投藥濃度卻沒留意投藥環境是差不多意思。

下藥理論上是很科學、標準化的,然而,由於下藥環境各異,導致治療成功的濃度往往倚賴經驗。讓下藥環境單純化是養魚人至少能做的事(例如在裸缸治療),單純的環境可以降低藥物濃度的變化幅度,有助於減少在頭幾個小時把魚毒死,或因隔天濃度不足而導致治療失效的情況。

好奇標示在魚藥瓶身的「標準劑量」是在哪種環境下獲得的。

----
胡椒一直是蠻讓我頭大的疾病,常常過個半年一年來一次,最近嘗試在治療完畢的魚缸安裝殺菌燈數日,看看能否斷根。

----
兩週後母魚狀況更新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春神來了魚知道




上週收的11隻迷你歐匹納(假設魚商認定正確)仔魚目前已經可以自由游動覓食,目前存活100%。

沒打閃光拍仔魚,果然還是蠻吃力的


























泡巢型原鬥的繁殖對我來說一直很棘手,不是產卵後被親魚吃光光,就是本來做為「屋頂」的欖仁葉突然飄起導致泡巢四散,再不就是明明看到仔魚已經在游了,隔幾天又被公魚痛下殺手...這次採取劉大的人工收卵法,目前看起來狀況不錯,若沒有因為靜水養殖而感染胡椒,應該有機會帶大。



XIP已經三個月大,成長速度非常慢即使每天都吃得很飽。或許是受到隔離盒限制緣故。上一代的親魚已經三歲大,但直到今年初我才開始收到魚卵,而且過兩個月後又停了。保種情形危若壘卵,拜託這一批的六隻有公有母啊!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胎的丹尼斯紅戰士,收的時間忘了記錄,當初只留了五隻下來,昨天最小的那隻死亡,不知是否被欺負所致。

春天確實是繁殖的季節。

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爬蟲控溫器維修記

一個爬蟲控溫器能(該)用多久?對於我手邊這款卡西諾控溫器來說,答案是17年!這是我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養烏龜後不久開始使用的,一直用到2019年的元旦才故障。

旋扭控溫、燈號都正常運作,唯無法讓加溫燈加熱
從外型看,我認為該控溫器是貼牌商品,因為能找到同樣外殼卻掛不同牌子販售的。不過,貼牌商品不見得隨便,檢視內部反讓我對它刮目相看。

首先,在散熱孔、掛勾處皆設計海綿以隔絕外部(例如頭髮、貓毛、小蟑螂)。然而歷經近20載,海綿已脆化,故內部仍出現小蟑螂糞便。

其次,使用那麼多年後,感溫、溫度設定等功能依舊正常,僅加溫棒插座無反應,具體的說是旋轉溫度鈕,紅、綠燈都能正常運作,唯紅燈開關瞬間無繼電器的咔咔聲響。經電表測量保險絲未斷、電容沒爆、電阻正常,估計是繼電器故障。依標示型號查詢,竟是台製零件,果然產於還沒cost down的年代。繼電器禁得起17年頻繁開關,表現不俗。

最後,PCB背板全部上膠(三防膠),防潮絕緣抗腐蝕。考量澤龜使用環境,這個設計似乎理所當然,但我懷疑現在的市售商品是否還如此用心?

背面上了一層絕緣防潮膠


「紮實」是我在拆卸後對它的評價。弔詭處在於「除非自行拆卸,不然消費者幾乎沒有機會發現上述優點」。想想近年電子商品的壽命,再看看這款控溫器,我心裡浮現不少疑問:若一間公司必須倚靠20年後才發酵的口碑,該公司活不活得下去?如果紮實長壽的商品是消費者所偏好,為何現在市場上的商品卻非如此?

回到維修上,判斷是繼電器故障,確定自己的功夫能解焊下來後,開始順著序號找更換零件。

找到賣零件的若非淘寶就是淘寶賣家來台灣電商的網頁,但買台灣零件還要透過對岸中轉也未免太奇怪了!索性直接打給台灣松川電子,電話轉接到小姐,她聽完當場回覆:「你來我們樹林庫房,我拿一顆送你。」

這就是為什麼要選MIT的原因(雖然零件不是我選的,是控溫器製造商選的)!這種讓消費者爽度破表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在我身上,記得之前一個MIT泳鏡廠商也是這樣,壞了鼻墊,我打電話問能否單買,對方直接問我地址,沒收錢掛號寄出。不在金額大小,而是在地廠商的直接服務與氣度。

解焊後更換繼電器


兩週後找到適合的時機前往樹林取得零件,重新將繼電器焊上,控溫器恢復正常運作。老傢伙,我的烏龜寶貝就繼續拜託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