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Simp. sp "Urucuia"

這隻魚我在2011年八月就有寫過,請見這篇。當初購買的兩對疑似在店家中就感染了孢子蟲,在我帶回後一個月內就開始出現腹部膨大、內部出現白色囊腫,後期因為內臟受到感染導致無法正常控制游泳,會不斷呈現頭下腳上地往上漂浮等症狀,在對魚死亡後自己還花了好一番功夫消毒,消毒的方式如這篇(我自己還是私心希望回應中的匿名版友能夠說明一下其論點)。而在那一個月只留下24顆卵,最後下水孵化成功長成者有13隻,而很不幸地......全部都是母魚。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從上面的經驗可以得知,即使親魚感染孢子蟲,但卵在經過處理、放到新土中,仍有擺脫孢子蟲的可能性。

Sim. sp. "Urucuia" (male)

話說這幾隻處子母魚就托給朋友hite將魚收容所 XD。後來hite又獲得了一對Sim. sp. "Urucuia"對魚,而後這一票魚在我這邊寄住(hite跑去蜜月過爽爽)時留下了一些卵,現在圖中的魚隻便是當時留下的那批。但是這一公十母回到朋友那邊卻因故掛光,變成我這邊的卵竟然成了能否延續的關鍵,所幸我這邊這批數量還夠,同時公母性別不再如之前那般誇張,所以長到一個大小後就分了一半過去hite那兒。從上面的故事可見在玩家少的情況下,保種成為了蠻艱難的任務;從另一個角度,也所幸我交了hite這個好友,才可以互相cover(而且多半還是他cover我居多),但即便如此,還是常常會發生斷種的情形。養將魚的好處是可以免去中間水族貿易、盤商、店家間轉手的費用,但也造成市面普及率低、鮮少繁殖場有意願持有繁殖的困境,結果就是一旦少數玩家不慎,該品種可能就消失於國內的情況。

Sim. sp. "Urucuia" (female)

回到Simp. sp. "Urucuia"上,這款魚在國內被直接音譯為烏魯枯將魚,大陸則以石斑珍珠將稱之。其母魚的花紋十分有趣,呈現隨機的分佈,特別在臀鰭上仍會有少數黑斑,按照我那批13隻100%全母的經驗,母魚在SIZE更大時,臀鰭基部甚至會出現淡淡的藍色,與一般S屬、H屬母魚鰭部皆屬無色的情況不同。公魚從鰓蓋後方算計至尾鰭基柄則有8~9條縱向條紋,如果仔細看本篇的圖片,圖中為兩隻不同的公魚,其縱向條文數就不相同。公魚頭部的珍珠點非常明顯,而且一直延伸至魚體背部。



Simp .sp "Urucuia"跟Simpsonichthys similis間的關係往往讓人頭大,這也是為何這款魚至今仍被冠以Sp.的緣故,他究竟只是Simp. similis的地方型,抑或是自成一種,沒有人能給予一個肯定的答案,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在將魚玩家的眼中這兩款魚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在交流販售時並不會混於一談。

上一批100%母魚,臀鰭略有顏色


由於我這邊的魚隻SIZE頂多近3CM,即使已經數次鑽土產卵,但其體色表現距離完全體還有一段差距,兼以目前將五對養於10L中,難免有追打的情況,故會破鰭。若欲看這款魚的完全體,我還是推薦下面這段以前就鍊結過的這段youtube影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