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卵圓蟲會以高密度地出現在背部,而這種難搞的則是在胸鰭、背鰭,反而不會特別集中在背部 |
一年多前曾在蝦米的FB上詢問過一款貌似「卵圓鞭毛蟲」(胡椒病),但治療難度遠勝於卵圓鞭毛蟲者,用以往治療卵圓蟲的藥物,如福馬林、孔雀綠、甲基蘭(FMC)混合液治療完全看不出成效,後來便把腦筋動到毒性高的銅離子上。為何會選擇銅離子?原因在於當前一個月視為胡椒病治療時,使用的FMC混合液看不出成效,但使用Waterlife的protozin反而有抑制的效果,根據後者的標示其主要成分即為孔雀綠與硫酸銅(copper sulphate)。
貌似卵圓蟲,但應該不是的難搞病症 |
這款「貌似」卵圓蟲的難搞病症根據蝦米上面前輩及同好經驗,只要遇過的都表示非常難以治療,倒缸往往是最後難以避免的結果,這也說明它跟傳統上不難治療的胡椒病有一定的差異。引述我在蝦米FB原文:
請大家幫忙認一下這些金點是什麼蟲?我一開始認為是胡椒,但按照以往的做法(甲基藍、孔雀綠、福馬林混合液)治療了一個月卻完全沒有效果,而且越看跟我以往碰過的胡椒病越不像。透過0.15ppm螯合銅可以在一晚讓身上的乾乾淨淨,但是這個濃度也會讓魚隻有兩三成的死亡率,而且看魚隻反應不能下久,但也造成無法根治。我主要還是好奇這究竟是什麼寄生蟲,車輪蟲?指環蟲嗎?還請網友指點。
下面的凌大、JERRY大及Alenquer Shen 做了回應,皆表示很難搞,用以往的白點藥物治療成效不彰。憶及前述waterlife protozin的抑制效果,我決定改採銅藥治療。
銅藥使用於水族疾病治療久矣,「利用銅離子破壞蟲體脢的活性,進而破壞蟲體的物質代謝,可毒殺多種鞭毛蟲、纖毛蟲和一些甲殼動物。同時,還有中度的抑菌和制霉菌作用。」(王川慶等,2009,獸醫全攻略 觀賞魚疾病)。龍門水產曾對銅藥有一篇很好的介紹,請見銅劑的使用一文,不可不提的是銅藥伴隨而來的魚隻中毒及對魚隻鰓部破壞的高風險,所以銅藥的使用必須特別謹慎,以免藥到命除。
銅藥一般以便宜、較易取得的硫酸銅為主,但硫酸銅卻伴隨著易形成碳酸銅沈澱而使濃度難以掌握、治療效果不彰的情形,銅離子濃度易受硬度、pH影響。檸檬酸銅不易形成碳酸銅沈澱,但檸檬酸卻容易被細菌分解使銅離子濃度高於原先設定。所以龍門推薦更為安定的螯合銅作為治療的銅藥(請見這篇中段、這篇首段,或見中興獸醫系王渭賢教授的觀賞魚類用藥介紹PDF檔),當然龍門難免為自家藥物打廣告,但實際上我們是能夠在市面找到其他螯合銅商品的。海水論壇的網友表示雖然螯合銅較為安定,可是他更推薦對魚隻影響更低的「絡合銅」,西肯的Cupramine即以此為原料(請見這篇)。
由上述可知銅藥使用的重點在於銅離子的掌控,由於銅離子受到水質的影響,故有時不能夠以「添加X濃度的銅藥進去最終即可得魚缸中的Y濃度的銅離子」這般直接地換算,一些海水論壇更表示會受缸中濾材等影響,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直接拿測試劑滴定來確認缸中銅離子濃度(請見pH 8.4這篇)。
我選擇使用螯合銅作為銅藥是因為pH8.4與龍門文章的影響。螯合銅一般魚友都會以化工行可買到的「藍寶Ranbow殺菌殺藻劑」為替代,該商品標示成分為螯合銅,銅離子3%。在海水缸使用常以0.3ppm的銅離子為治療濃度,換算用法是「10cc藍寶加到500CC寶特瓶~~然後每20L加10CC 會有銅離子0.3PPM(10cc加500cc純水~稀釋了50倍 銅離子濃度 3%/50=0.06%=600ppm(1ppm定義 1/1000000) 10cc 製備溶液加到20L=20000cc 水族缸~稀釋2000倍 銅離子濃度600ppm/2000=0.3ppm)」(請見這篇)。
本二圖為朋友幫我拍攝,請勿盜用! |
0.3ppm銅離子濃度使用在海水缸似乎是個相當安全的劑量,但是,使用在淡水魚隻的將魚身上呢?按前面提到的「獸醫全攻略 觀賞魚疾病」一書在介紹硫酸銅時表示高於0.24ppm銅離子則易引起觀賞魚死亡,但低於0.07ppm則又無法達到治療的效果,錦鯉、金魚等對硫酸銅較為敏感,銅離子濃度宜控制在0.15ppm。我在蝦米FB有發了另一篇治療的過程,引述原文:
朋友使用其兩光實驗室(他要求這樣稱呼的)設備觀察的結果如圖,他認為還是胡椒病卵圓蟲。我在十月初則持不同的意見,主要是源自於治療的過程,但我想既然有顯微鏡的圖片,應該會比我的感覺要準確得多。我開始治療這次的病徵是「從八月中旬開始,直到十月結束」,讓我不認為是胡椒病的原因有幾個:1.我是個常把將魚亞成魚養在杯子中的人,水質差的情況下很容易中胡椒病,治療胡椒病算是司空見慣,但從沒有是這麼難治療的;2.在病徵較嚴重的時候,金點分佈狀況跟以往胡椒病不太一樣;3.以往胡椒病如果沒有治療好,通常也脫不了那麼久;4.同一時期其實就有另一個地方中了胡椒病(就說很常中),用一模一樣的白點、胡椒病藥物很早就治好了。不過,我的都只是經驗以及一些從治療過程的感覺,比較不可靠,而手邊也沒有其他可以作為對照的各種體外蟲放大圖來跟朋友幫拍的做參照,所能找到的圖片看起來也確實跟卵圓蟲比較像,而非三代、車輪蟲。從十月中開始放棄以往使用了兩個月的孔雀綠、甲基藍、福馬林等藥物,開始使用螯合銅治療。第一波治療發現當下足建議濃度時魚隻會有明顯不適狀況,所以馬上換水降低濃度至1/4。但仍造成死亡,金點雖短期減少,但過幾天又回來。所以心一橫,無視於魚隻的不適應反應,以足量添加,三天換一次4/5水後再補充劑量,兩週後的數天前算是治療告終。目前剩餘魚隻看起來應該是OK,而這次的治療造成總計約50%的死亡,但究竟是因為金點太嚴重而死亡或是藥物關係就不得而知了。這篇主要是以朋友拍攝的放大圖給大家做參考,其次提供以足量螯合銅治療的結果(BIV死亡50%、綠精靈死亡75%、藍翼血精靈死亡0%,可能因為前二者皆為亞成,後者是成體關係,耐受性較高)。
內文所謂建議濃度指0.3ppm,這個濃度使用在將魚上是有高度風險的,雖然不同品種魚隻耐受性不同,但是0.3ppm絕非各魚種可一視同仁的安全濃度。我的建議是先以1/4濃度作為嘗試,觀察魚隻狀況再決定是否要添加至1/2或0.3ppm。在添加這類銅藥要格外注意「局部濃度」的問題,不可以高濃度直接滴進缸子,否則游過的魚隻容易受到局部高濃度的毒害。建議在滴入時即經稀釋,滴入時四處分布地低,而非侷限於一處,最好在滴完後趕快整缸攪一攪加速擴散(但要小心別打水濺到其他健康的缸子)。
經螯合銅治療完畢的BIV,可與本篇首張圖片作對照 |
治療完畢僅存的綠精靈 |
附帶一提,該次對將魚治療後,所有治療完的魚隻都再也沒成功繁殖過,N屬藍翼血精靈生的卵都是白卵,多年生的BIV則在治療後頭個月還生出少量的白卵,之後一年多的時間則一顆卵都未曾下過。猜測可能是生殖器官受到銅離子的毒害而導致,將這個未曾料到的情形分享給將魚同好做參考。
上面是針對那次頑強的病症所為,對付一般的卵圓蟲(比較常分布在背部)用螯合銅確實也有很不錯的成效,使用在將魚、燈魚或原鬥上,我會建議用1/4的建議劑量(0.075ppm)即可,藥浴三四個小時肉眼可見的金色粉粒就會掉光,之後採大量換水稀釋,再添加一般的FMC藥物就可以針對為萌發者做處理即可。這種作法適合使用在發現時病狀已經非常嚴重,金粉遍布全身、食慾低落、開始沈底或浮頭者,透過銅劑快速使既有金粉離體來挽救重病魚隻,若病狀輕微則不需採取此方式,使用更為安全的FMC藥物即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