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NPK EI與缸壁綠塵藻 、珍珠燈、出水口和漩渦

(一)NPK EI與綠塵藻

1.前言:

        由於便宜、可以自行掌握份量與成分,隨paludarium的翻譯文章,NPK在水族中日漸盛行。NPK在國內的操作方式又是以EI為主,強調讓水草吃到飽,不去精準地控制添加量,並隨著草況作份量增減。
                                                                             
        如果我理解的沒錯,NPK與EI的核心理念是「NO3、PO4並非爆藻因子」。而由於她們非爆藻因子,所以「在一定範圍內多加了也不會有負面的影響,故EI」。
                                                                             
        我對於NPK的理念沒有什麼特別排斥或提倡,事實上我自己的缸子也有使用NPK的添加。這一篇也不是在去批評NPK或幫護航,只是單純就藻類的部分去作了個很粗糙的小實驗。

2.動機                                                                             

        起源是某次在PTT推文中cubiwa提到NPK,然後我覺得NPK的「缸壁藻類」(主要為綠塵藻,此藻類介紹請見http://blog.sina.com.tw/paludarium/article.php?pbgid=40898&entryid=532005)似乎無法擺脫,cubiwa則回應提到他也覺得如此。
                                                                           
        所以我就很好奇地作了個粗糙的實驗,看看使用NPK肥料和不使用NPK肥料下,缸壁的藻類的生長是否有差。
          
3.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十分粗糙,是用同一個缸子,同樣的硬體,在不同時間點的比較。把缸壁藻類刮除,換水50%後第一週按照paludarium的推薦劑量改成我自己喜歡的每天添加。一週後對缸壁拍照,再把藻類刮除,換水50%,第二週改添加「宣稱不含NO3、PO4」的TBS紅與鐵肥(皆過期)。一週後再對缸壁拍照。

4.設計上的缺陷
                                                                             
        選擇用TBS只是因為手邊就有,方便取材,我當然也可以選擇什麼肥料都不添加,不過那就變成「加肥」VS「不加肥」的實驗,更重要的是,我不太想把我的草放在這種風險下 XD
                                                                             
        另外,TBS是過期的,也不知效用究竟有多少,然後TBS的實際成分也未知。
                                                                             
        雖然在使用pH控制器下、同樣缸子、硬體的條件下,光照、pH值這些參數大概是維持的,不過兩週內水草也會長,究竟吃的量差多少我也不知道,草長高的遮光我也無法控制。

        缸子中的魚雖然一樣,但我每天手抖的程度不同(未老先衰),所以飼料量也不會完全相同。此外,拍攝的角度我也無法保持在同一點,光圈、快門、白平衡亦不是我能控制的。

5.實驗結果
                                                                             
        總之,是個很粗糙的實驗。不過反正也不是要申請計畫,也沒有學位、沒有經費可以獲得,所以大家就隨便看看。
                                                                               
左側缸壁對比。左為NPK,右為TBS
缸子正面對比。左為NPK,右為TBS

                                                                             
        看起來,的確是有差異的。NPK的缸壁藻類增加速度相較於TBS紅+鐵,前者生長較快。
                                                                             
        不過,缸壁藻類是最好清理的藻種,應該不會因此而讓使用NPK者頭大,更何況就算不添加NPK,綠塵藻一樣會有,只是多和少的問題罷了。
                                                                             
        另外有關綠班藻,由於我無法像綠塵藻一樣先通通刮除後再做比較,因此無法作評估。至於對黑毛或絲狀藻是否在兩種情況下有差異?因為目前我的缸子中沒有這兩種藻類,所以無法實驗......(被毆)

(二)珍珠燈會餓死乎?

        有關之前版友提的草缸養珍珠燈是否會餓死,我自己的想法是:「不會,但會有吃到比較少的。不過隨著長大狀況會有改善。」不會餓死的原因可見我之前發的紅蓮燈長大一文,
主要是我認為草缸中能吃得太多了。
大而肥的珍珠燈
小而凹肚的珍珠燈
(三)玻璃出水口與漩渦

       最後,玻璃出水口大多可以做出漩渦,只是角度問題,不必非ADA不可,下圖就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那款彩蝶的,在正確的角度下一樣有漩渦。配上足夠的出水量,漩渦可以更容易被產生。至於有漩渦是不是就等於沒有油膜?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彩蝶玻璃出水口和漩渦

        以往被認為只要玻璃出水口的設計在頭部處是下面長,上面短就自然會有漩渦,但是後來看了DoAqua出的圓形款,以及Cal的倒杯型(變成下面短上面長),一樣都可以製造出出漩渦。

5 則留言:

  1. 北辰大您好:
    第一次留言,看到本篇文章中您提及紅蓮燈長大一文,由於搜尋許久皆未找到相關的文章,不曉得北辰大是否能提供相關連結,對於為何草缸中飼養的魚較不容易餓死,我很感興趣,所以相知道相關內容,謝謝。

    回覆刪除
  2. 這一篇一開始是我發在PTT上,後來轉過來。紅蓮燈長大一文則在PTT未轉過來,是這一篇:http://www.ptt.cc/bbs/Aquarium/M.1303702248.A.A60.html。主要是在說明紅蓮燈從1.5公分在草缸中成長的速度極快,並附上一些圖片證明;以及用另外兩個例子來說明草缸中有很多供魚隻食用的東西。

    此外,一些人看到魚隻凹肚、不進食而死亡,會認為是餓死。其實多半的原因無寧說是因為健康發生問題這個「原因」而造成拒食的「結果」。以一個運作量好的一尺立方草缸而言,放個三隻魚這種密度,即使不餵食也很難真的「餓死」。當然,如果是「不同魚種」間肇因於競食能力的差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回覆刪除
  3. 好快的回覆速度,謝謝北辰大詳細的講解,是因為水草缸中養了五隻珍珠燈,養了大概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小傢伙們雖不至於害羞的不見人影,不過搶食的確不積極,我持續觀望狀況,常可見他們在缸底撿拾東西,但又擔心這樣的食物份量是否足夠,又正好見到北辰大提及,所以特地前來求知。

    我的缸為二尺缸,無過濾無打氣,種了五株中柳,十株紅柳,一株椒草,面積約18*8公分大之莫絲,兩株長葉鐵皇冠,十株小紅莓,一叢日本珍珠草,兩株青荷根等水草,底層黑土,上面鋪了細砂,加總約12-14公分高。

    以上大概就是我的水草缸概況,但近來有一隻珍珠燈頭頂上突然出現一點白白的,這樣的情況已經接近一個星期,白點沒有擴大,也沒有縮小,我很確定並非白點病,很擔心是頭洞,但魚兒活動力及食慾仍然正常,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我養魚大概才半年經驗,仍屬學習階段,第一次碰到魚生病,有點不知所措,還請見諒。

    回覆刪除
  4. 你是說頭洞嗎,例如這一篇所述http://aqua.nvri.gov.tw/disSheet.aspx?id=B1sAWml4oII%3D。珍珠燈頭上確實偶爾會有,就像我這篇那一隻小隻的圖片頭上那樣吧,但我不覺得那個是頭洞,當然也不是白點之類的,我自己觀察過不久就不見了,魚隻也沒有什麼異狀。頭洞是原蟲問題,所以若真的頭洞那麼不治療是會越來越嚴重的,不過按照我這邊從結果來觀察,那麼可以排除這個可能性(簡單的理則學:「若A則B」,可得「非B則非A」,不等於「非A則非B」)。

    回覆刪除
  5. 北辰大,的確就像您圖片中所拍攝到的那隻魚一樣,聽了您的看法,讓我安心不少,謝謝,我仍會持續觀望,希望魚頭上那一點可以趕快復原。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