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8日 星期二

龍捲風、亞瑪帕三色燈的卵、家暴後的布朗溫母魚、簡易溢流DIY

(一)龍捲風草
龍捲風這款水草是這兩年進來國內的,在國外以Ludwigia inclinata var. verticillata 'Curly'為名流通,中文俗名應該是著眼於其扭曲如麻花的葉子,英文curly也是捲曲的意思。按Flowgrow網站說法被認為是從古巴葉底紅中突變出來的,然後從越南草場經貿易到新加坡,2010到德國。


跟古巴葉底紅、紅太陽等同屬於Ludwigia屬別,飼養水質比較辦理即可。不少網路圖片顯示頂部新葉可以呈現紅色,不過我種植不出來。

(二)亞瑪帕三色燈產卵

亞瑪帕三色燈的卵。放了我僅有的三隻在一尺缸中,但從黑土草缸挑到小缸至今都未見進食,無論是乾飼料或活餌,眼見魚肚逐漸凹陷,今日決定將魚隻放回原草缸,不意就在缸底看到上百顆的白色點狀物,本以為是餵食用的無節,仔細一看,竟然是卵!



這次的嘗試本來「預計」使用部分RO水來刺激產卵,但由於魚隻沒有進食所以我也不敢隨意調整水質,所以這次使用的是台北市的水。魚隻下缸第二天有把煮泥碳土後的水加了約一公升下去(因為蠕蟲換土的緣故而煮),想要製造水色以利魚隻適應,但沒有什麼效果,昨天下午換了一次除氯自來水。以上操作都沒有麼根據與目的性,單純是手邊剛好有以及剛好換別缸的水順便換的。



一尺缸,沒有加溫,前兩天台北冷,水溫22,今天24。水妖精加上小榕。扯旗、加拉辛很多都有食卵性,一般建議要將底部以紗網等物體隔開,我還來不及製作,但因為魚隻本來就緊迫拒食,可能因此而未發生食卵情形。卵質十分脆弱,以滴管用力直吹數次就有可能弄破。

過了一天半之後沒有卵有發育,部分已經開始發黴,應該足以說明這次沒有卵受精,可能只是單純的母魚排卵而已。想要繁殖這款魚隻,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公母的辨別,seriouls fish中有很好的對照圖片,母魚較大、肚子較圓、從上方俯視較厚,就像煒煒大曾經PO過對紅蓮燈的性別分辨方法一般,或看阿善的圖片

cite SeriouslyFish website, see original picture HERE
網路上查到英文網頁說卵量可以到300,我這次看到的數量大約在150~200間。出人意料地,國外論壇中有繁殖的人說受精率很高,他說卵不畏光,孵化率99%(該論壇請見
http://www.seriouslyfish.com/species/hyphessobrycon-amapaensis/)另個論壇則有人說收五十顆卵,孵化40顆,只是都沒有養大(請見http://www.tropicalfishkeeping.com/characins/amapa-redline-tetras-22389/)。

網路上有不少人對繁殖燈魚嗤之以鼻,總認為那些成天談繁殖燈魚的人是想賺錢想瘋了。我不能否認確實不少人是以賺錢著眼,但這種以利潤為依歸的人多半下述特徵:首先他們只問別人要怎麼繁殖,而不太自己努力的做功課;其次就算他們真的成功了,也不太會分享。為何?因為能賺錢當然就惦惦地自己賺,避免到時候一窩風人跟進繁殖,魚隻價格馬上崩盤。由此觀之,我們即可反面推論出當一個人是不假於他人而自己土法煉鋼地嘗試,成功了也不藏私的分享全部過程,這種人自然就不會是上述想賺錢想瘋的人,否則,他們何必做這種會減損自己利益的事情呢?因此,將所有企圖繁殖燈魚的人都打成一類的作法是很粗糙的做法。所以我在大陸的CTA是這樣回應一位留言「發了發了」的網友的:

發不發財我覺得不是重點,畢竟不是、也不準備靠這個吃飯的。中間的過程、繁殖的樂趣、經驗的累積這才是我覺得有價值的,不然,若想要賺錢當然是什麼話都不要講、不要分享,自己偷偷繁殖養大出售即可,這樣也不會有競爭者,價格自然不會崩盤。
用藏私、藏技術來賺錢,其實就像中國古早師傅與學徒間常搞「留一手」的情形,大家都留一手,最後就導致整體進步得很緩慢,中國在漢、唐時的科技可能是世界第一,但到了明清就江河日下了,留一手的習性可能就是原因之一。
我寧可大家都有繁殖的本事,大家買了魚都可以繁殖,這樣各品種的魚都可以長久留在國內玩家的缸子中,而不用眼巴巴的望向南美採集隊伍或德國繁殖場了。

對我而言,繁殖的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賺不賺錢則是其次。更何況在一般人這種小缸子裡面繁殖的量,就算花半年時間養大並出貨販售,能賺到的利潤也沒多少,用集約、小規模的手法來搞繁殖,這種人絕對是對魚隻的愛大於利潤,因為若以時薪五百來說,把養大的時間與功夫算進去,根本划不來!真要靠搞繁殖來賺錢謀生,先開挖幾個池子然後想辦法獲得水源吧。

(三)家暴後的布朗溫母魚

原鬥時常有些色斑在改變,像這隻母魚最近的色斑根本就是在陷公魚於不義,看右側的那個淤青熊貓眼,十足就是被家暴的模樣,但事實是......公魚連碰都沒有碰她啊!

母魚:「嗚嗚,我被家暴了,請大人幫我作主啊!」(設計對白)
母魚:「嘴巴下面也被他打得有撕裂傷,我要申請家暴保護令,要求他到其他的缸子。」(設計對白)
公魚:「嘔拿幽?」(嘴巴變形,講話漏風 XD)
母魚:「科科,一人一間的感覺真好啊」
(四)簡易溢流DIY

溢流的方式有很多種,這篇介紹的裝置則是我看過最簡單而便宜的設計。

我們一般換水都是兩個步驟,先透過虹吸管將水抽到水桶,然後再利用三胞胎等設施注水,透過這個超簡單而經濟的溢流換水將可以把「抽水後加水」的換水動作節省為「加水」一個動作,在我們沒有系統缸的情況下可以參考使用。

此裝置引用自TFH雜誌2010年10月28日發佈 An Easier Fishroom,連結請見這裡。很可惜地,最重要的圖片已經無法顯示,所幸我找到了十分類似的網頁,這個網頁就詳細地說明了這個被稱為 self-leveling siphon的裝置是如何製作與運行。

it's not my picture. Cite HERE

該裝置的重點在於轉圈的水管有挖孔,此即整個裝置的核心所在,若沒有這個孔,這不過是個平凡的水管,而一旦有了這個孔,馬上就成為能夠自動溢流的設備。挖孔的高度決定了最終缸子水位的高度,凡高於孔隙水平的水都會藉由水管排出去。

一般人見到這個裝置的第一個問題是,要如何「自動溢流」?其實這個裝置還是需要我們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用嘴吸一口,就像啟動圓桶那樣,之後隨虹吸原理,水就會流入往低處走的水管,重點在於空氣會不斷從孔隙進入水管內,隨著缸中水平面越低,從孔隙進入的空氣就越多,直到空氣多到截斷水流,此時虹吸作用就停止了。此時若我們繼續加水進入缸子,當缸中水平面高過孔隙高度時,水就會自動再次流入水管而排出,並不需要我們再吸一口,這就是為何稱之為「自動」的由來。一般人的第二個問題是,難道水不會從孔隙中噴出或流出來?答案是完全不會,除非水管的出水口被堵住,但即使如此也只是在被堵住的那個瞬間會流個幾滴而已。如果沒有親眼目睹,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為何如此,但我們可以從eheim揚水擴散頭的原理來類推。



eheim的這個揚水擴散頭接在馬達或圓桶出水口,上方牽了一條風管到水面,當開始出水時,水面的風管會開始吸空氣進來,然後在擴散頭中被打成較小的氣泡後排入水中。水並不會從那條風管噴出來,相反地是空氣被吸入風管。這是因為裝置內部的壓力較低的緣故,而本篇說的self-leveling siphon裝置就是基於相同的原理,是空氣經過孔隙進入水管,而非水從孔隙中噴出來。

see original picture HERE


這是一個可以簡單完成的裝置,很多時候文字再怎麼敘述都不如用親眼看得容易理解,所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每個水族人手邊都會有的風管製作此裝置的「模型」,透過將風管挖洞後繞圈,以鐵絲或束帶固定形狀後,放到裝水的杯子中吸一口,就可以看到該裝置運行的過程。

使用這個裝置有以下的好處:1.時間就是金錢,此裝置把抽水的時間省下來,只需要加水一個動作,加入的新水水溫通常低於缸中水溫,因此會往下沈,而自動溢流裝置則優先排出上層的舊水;2.可以避免我們使用三胞胎注水時忘了關水而導致淹水的問題(另一個解決的方法是加裝水位警報器);3.既有未挖洞的連缸可透過在各隔間加裝此裝置,配合設計排水管線就可以達到部分系統缸的功能,而不用整個缸子砍掉重練;4.單一的大草缸在加裝此裝置後就可以嘗試24小時溢流,據說這種不斷換水的做法對草缸草況有極大的好處(當然,要先裝一個水龍頭才能持續滴水進去)。

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極為便宜的設備,相較於系統缸、溢流盒等價格不斐的設備,製作此自動溢流裝置的成本只是一個挖洞的水管與束帶等固定的器材而已。雖然樣貌不好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一開始設缸時就預先計畫要不要挖洞、做快排,很多時候是隨著時間越玩越大後才逐漸有自動換水等需求,此時這個簡單的自動溢流裝置就提供除了「砍掉重練」以外的另一個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