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我想念我自己」的小說與電影差異



「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其小說跟電影有不小的差異,雖然故事的情節類似,但小說的主軸放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自己所認知到退化的情形,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著墨主角的內心戲,例如當別人問她問題時,她會對自己的回答很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很笨拙的挫折感。有段是女主角見到自己的博士生以及兩人合寫的書,她對於書中的東西覺得熟悉但又看不太懂,她問自己的學生:「我以前是不是很聰明?」學生回答:「你是我這輩子遇過最聰明的人。」她頓了一下,然後說「我很想念我自己,以前的自己。」

相較於小說多使用第一人稱,電影則偏第三人的觀點,觀眾看到事件的經過,而非主角內心的自問自答,電影觀看後會覺得重點是放於跟家人的互動及退化的過程,主角認知自己的變化這個主題僅出現兩、三場,小說的原始味道走調。電影是畫面,所以觀眾可以從電影一開始的女主角神採飛揚的模樣對比後期衰老、喪失自信,一場女主角點開筆電看自己以前留言的戲,導演不斷將兩個畫面交錯來強化前後期的差異,很能震撼觀眾,這是電影的優點。朱麗安摩爾在這部電影中的表現精彩非凡,她的表情、各種潛台詞讓電影無法表現小說內心對話的缺陷獲得一點彌補。

整體而言,若以緊扣「我想念我自己」、「我是否還是那個我」這主題觀之,小說的表現比較合題;電影則讓觀眾目擊快速的退化過程。兩者各有擅場,所以,不妨兩個都看吧。

P.S.作者本身是哈佛神經學博士,這則是他的第一本小說。他的祖母在八十歲的時候罹患的阿茲海默症,當時他就一直思考「從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角度來看,罹患阿茲海默症是怎麼一回事?」這構成他寫這本書的動機。從這個角度來說,本書(片)中文譯名的優秀程度不下英文原題。

作者訪談可見這裡(亦收錄於小說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