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之前曾經發了一篇有關「趴魚」的文章,內容提及淺水孵化可能可以降低趴魚的機率,不過後來自己的經驗以及這一篇文章都讓我覺得並不一定非要淺水不可。
------------以下為我發在2882的文章
先要感謝對岸2882將魚論壇壇主bety大大編輯的鱂魚志第三期。該期內容有一篇對S Hellner的訪談,提到兩位研究者都是使用水孵法,同時沒有遇到過趴魚(bellyslider)的問題。讓我對於水孵法產生了興趣。不過對於Hellner說的用pH8的水來養鱂魚,我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
有關於水敷法最為詳盡的一篇應該是AKA論壇的文章,請有興趣的版友自行google搜尋這一篇:
Water incubation of South American annual fish egg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Killifish Association. 35(5) 137-145 (2002).
擇述該篇重點如下:
(一)動機
既然在鱂魚的原生環境,下不下雨並不是固定的,而卵發眼的時機並不一定能跟雨季配合,但是原生環境的鱂魚仍然可以順利孵化而不會因擺太久或太早下雨而導致趴魚,顯見下水時機並不一定是影響趴魚的主因。那麼為什麼會在人工的環境有趴魚呢?該篇作者認為人工環境跟自然環境的差異主要是來自於我們透過人工方式將泥炭土與卵取出並予以乾燥這段時期,所以興起了他不要經過乾燥期,而直接採取「水孵法」的念頭。
(二)水孵法企圖
1.不用常把乾燥期的卵拿出來翻閱檢查,而直接在水中檢查--方便
2.降低趴魚的機率--主要目標。
(三)水孵流程
1.先把卵全數從土中挑出,單純將卵(已不含土,就是單卵而已)丟到塑膠容器中加水。
2.等待數個月的時間,直到卵完全發眼有金圈。溫度大約22~27度。期間約一周觀察一兩次,要挑掉死掉發黴的卵,偶爾要換水。
3.等到卵完全發育,發眼有金圈後,將泥炭土泡水後萃取液體,將卵丟到這個液體裏面,然後裝在瓶子中蓋子鬆開丟到深水壓中促使孵化。
4.三四小時候將瓶子拿離開深水壓,等待孵化的魚只開始可以游泳。
(四)幾個重點在----------------------------------------------
1.挑卵--以方便水孵期的觀察,與乾燥期孵化法相較,水孵法可以直接觀察卵的狀況。
2.等發眼要真的孵化時,仍然需要添加泥炭土的萃取液體
3.深水壓力來促成孵化
看完那篇文章,我的疑問在於:
1.為什麼要把卵挑出?直接把原來產卵的土連同卵一起泡在水裏面不是更簡單?何必要挑出卵後純卵擺放,最後再多一道功夫加入泥炭萃取液?還是這道功夫主要是為了方便觀察卵有無發眼,其實省去這道功夫也行?
2.按照作者說的,在純卵擺放的時候(添加萃取液與深水壓之前)大部分卵是不會孵化的,若孵化的就變成趴魚。然後丟到深水壓中促使孵化。那究竟是深水壓促使孵化還是純卵擺放促使孵化?
3.該篇作者最後的資料並不是頂漂亮的。最後的孵化率約在六成,而且並非能免除趴魚的問題。
我的想法是,不知道若一開始單純就把泥炭土含卵泡著水一直擺放在瓶子中,從頭到尾都不要挑出卵,這樣可不可以,這樣不是簡單又方便?
然後等到覺得有發眼了(透過搖晃加水的泥炭土與卵,按照作者所說卵會沈在最下頭,所以我這樣做一樣可以在玻璃瓶子裏面觀察發眼狀況)再直接丟深水促使一齊孵化。如此不是就可以免除挑卵、重新添加萃取液這些麻煩的工作?
有關於「深水壓力」這段倒是挺有趣的,透過深水的壓力來促使卵發育。跟HITE討論的結果,他認為很合理,因為深水壓力代表水夠多,在自然環境的鱂魚要確保水夠多才會開始真的孵化,否則若只是幾釐米的水就孵化,可能隔天在南美或非洲的太陽就又把水給曬乾了,自然仔魚也就旱死了。但是這個動作跟會不會趴魚間似乎沒有關係。
該篇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有提到曾經使用高溫、增加含碳量等方式來促使卵快速孵化,但結果孵化的就通通都是趴魚,這跟2882論壇版友高溫催化卵的那個經驗是相同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