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如何在台灣的iphone上啟動Fitbit sense全功能


        去年(2020)年中 Fitbit推出的智慧型手錶 Sense主打血氧SpO2功能,並具備能偵測壓力的膚電活動 EDA感測器,同時支援google助理,另外測心律、GPS功能一樣不少(業配新聞可見這篇),無論硬體與價格都可以看出其對手設定為各家旗艦機型,例如Apple Watch S6。然而,受限於台灣醫療用品法規與漫長的審核進度,即使在一年後,台灣使用者仍然無法完整使用Sense幾項重要功能,例如疫情惡化後大家開始重視的血氧偵測以及常讓apple watch以救命英雄之姿上新聞的心律功能皆無法在台灣正常啟動,更別提官方宣稱只支援英文的google助理了。主打功能多遭閹割,國內銷量自然十分難看。不過,上面說的都是台灣使用者「按正常的來」,如果願意拐幾個彎、繞繞道,花些功夫其實還是能在台灣享有Fitbit Sense所有功能。

不應出現在台灣Fitbit Sense上的心電圖。條形碼可刷發票載具,但要記得Encoding形式選Code-39


        我一直覺得Fitbit該學學某陣營那位林瑋豐記者(懶人包請見這篇)的「自導自演」行徑😂😂😂😂,受限於國內法規,不適合由Fitbit官方做,但絕對該請幾個youtuber製作此主題,由公司私下提供他們繞道開啟各項功能的方法。把不適合以官方身份講的內容透露給外圍團體,由外圍團體發言來達到相同宣傳目的,這正是側翼其中一種使用方式,反正現在資訊那麼流通,對Sense或Fitbit其他具血氧、助理功能機型有興趣的消費者網路搜尋一下即能找到啟動的方法,絕對能有效提升Fitbit智慧型手錶在台銷售量。否則,一般消費者幹嘛花跟apple watch S6一樣價錢買一個大半主打功能都無法啟動的手錶呢?尤其在國人對Fitbit品牌普遍陌生下(但該公司其實曾是最大的智慧手環品牌,在全世界也擁有超過10%的智慧型手錶市佔率,若以銷量觀之,至少數年贏過小米,單純在台灣不紅罷了)。


        寫了那麼多終於要切入正題了,來看看在台灣究竟要如何開啟Fitbit Sense血氧、心律功能,以及如何在iOS系統開啟Sense的google assistant吧!

心律圖可匯出成PDF檔。截自我的手機。


      打開血氧與心律功能的方法相同,一次即可完成二者。開啟方式可分為三個步驟:

  1. 進入Fitibit app後,進入「帳號」,點選[檢視您的個人檔案]--[個人化]--[位置],在[國家]欄位選擇美國。回到個人檔案可發現居住地已變更為美國。關閉 app。
  2. 開啟VPN程式,例如Windscribe,選擇美國,我選擇美西洛杉磯。
  3. 重新啟動Fitbit app。點選[帳號]--[Sense]--[應用程式]。你會發現app正在自動安裝心電圖、Pandora(類似spotify)和星巴克三個程式。過程中保持手機藍芽連結手錶。至此完成心律偵測的啟動。

免費的Windscribe,給予2GB的VPN流量


        欲啟動偵測血氧必須再搜尋應用程式,找到SpO2 Tracker(據朋友表示在他Android手機上可以直接搜尋到SpO2 Tracker,無須VPN或改居住地即可開啟血氧功能。不過iOS系統必須要VPN、改居住地才可以完成),至此完成血氧偵測的啟動,但偵測的血氧並不會直接顯示在內鍵的手錶錶面上,必須更換錶面,更換方式如下方影片。



        我在啟動時另外做了兩項動作:一是進入iphone的設定,關閉Fitbit app的GPS權限;另一是進入app的[帳號]--[app設定]--[位置],關閉[自動]選項。這兩個動作是否必要?我不確定,也懶得重新恢復原始設定來確認一遍,反正我沒拿廠商錢,也不在意點閱率,欲要求清楚正確還要有笑點?請去找廠商或youtuber😁😁。



        值得一提的是Sense的血氧偵測是由手錶主動偵測睡眠時的使用者狀況,無法由使用者決定何時偵測。例如你下午上班忽然覺得頭昏,想立即測量血氧,目前Sense無法滿足這項要求,它主要是設計做睡眠監控,有關Fitbit的血氧偵測詳細功能請見官方網站:https://help.fitbit.com/articles/zh_TW/Help_article/2459.htm

        特別強調,Sense的血氧與心律偵測功能目前皆未經國內主管機關核可,Fitbit很盡責地封鎖使用者在台灣使用該功能,我這篇雖講述如何繞道啟動,但若要拿去做醫療偵測,後果請閱讀本篇的各位自行負責。畢竟,「未經核可」意謂若使用者以設備執行醫療用途的偵測,出問題是無法跟廠商求償的,使用於未經許可的用途,產生的後果皆由使用者自行負擔。換言之,就算手錶偵測血氧為98%,但實際上根本失靈,其實你已經低血氧,而你卻信任手錶數據,最後導致你缺氧昏迷等等,廠商也無須負責(但假如你使用的是合法醫療器材,是可據此向廠商索賠的)。這是使用者繞道開啟功能時要先具備的概念。

        接下來講解跟醫療無關但更難找到中文資料的「如何在iOS設備上啟動Sense的谷歌小姐」。截至2021年五月,Fitbit仍未開放台灣使用者使用google assistant,無論你用的手機是Android或iOS。按PTT MobileComm文章,Android系統調整谷歌助理語言為英文,將中文設為第二語言即可啟動,至於要怎麼在iOS上開啟?在我這篇文章以前沒有任何中文資料提及,這個遺憾困擾我大概兩個月(請別問我為什麼拿iphone卻要用Fitbit的谷歌助理,而不使用apple watch),在各種嘗試後終於讓我找到解開封印的方法。



        大部分iOS系統使用者應該都只有Siri,所以,第一步請先用手機下載google assistant並登入,更改語言為英文。接著,進入手機的[設定]--[一般]--[語言與地區],更改iphone語言為英文,在偏好的語言順序中把英文改為第一位,將地區改為美國。最後以英文版狀態進入Fitbit app,選[帳號]--[Sense]--[語音助理]--[google assistant],連結到谷歌助理app。成功之後手錶原來的綠色臉型圖示會變成四色圈圈的標準谷歌助理圖示,終於可以跟那句討厭的「您所在的區域不支援Sense助理」說掰掰啦!

更改手機設定,圖中為未更改時


        就算把Fitbit在iOS上的功能全部打開,蘋果手錶還是具有無可取代之處,例如能透過手錶觀察相機取景角度。此外,Fitbit只支援Android手機透過「導航wear」 應用程式在手錶上投放google導航,iOS設備無法讓Sense出現導航指示,這點確實可惜。然而,Sense也有幾項勝過Apple watch的地方:首先,外觀上沒有那顆瘤,美觀許多;其次,Sense電力十分持久,三、四天充一次電綽綽有餘;最後,Fitbit Play除了一般超商行動支付外,它支援iPass一卡通,可用來搭乘台北捷運(限特定幾家銀行,詳情請見官網)、租ubike,手錶掃一下就能通過北捷閘門,有時可感受周遭投來驚異眼光。

金色錶面搭配自己另購的黑色錶帶 ,完全土豪風。我是覺得遠比長顆瘤的apple watch要好看啦!

        另一個比較少被提及的是「通知」。Fitbit無法在第一時間抓到所有手機app的通知,而是隨著時間過去,一項一項慢慢跑出來的,像我安裝的第一天只出現蝦皮和Line供選擇,之後隨著訊息一條條出現於手機,Fitbit app才慢慢抓到。我僅開啟手機簡訊、FB messenger與政府緊急通知,像Line這種成天在響又一堆圖片的,我不太想讓它頻繁打擾我的手腕。



        上述血氧、心律、google助理功能只須啟動第一次,之後即可順利運行,無須再次加掛VPN、無須再關GPS、更改位置、更改語言這些(但app裡的個人居住地仍要設定為美國),啟動一次就一勞永逸。不過,這篇文章高調上線後不知會不會引起Fitbit戒心,在更新版本、韌體時又透過其他手法將這些功能鎖上?這我就不得而知了。

        最後,各位知道Sense的手錶是貨真價實的MIT,Made in Taiwan嗎?



2021年3月24日 星期三

自力救濟:捷安特Giant NeosTrack GPS碼錶電池更換

主角NeosTrack碼錶與工具們

網拍搜尋自行車碼表時,看到有顆二手Giant NeosTrack,賣家表示電池老化,續航時間不到一小時,只能室內踩檯使用,他並告知曾詢問捷安特能否更換電池,獲得的答案是:「過保則不予維修。」這跟印象中Bryton或Garmin的做法不同,我認為捷安特至少也該提供付費更換電池的服務呀!稍微做了功課,開始能猜出捷安特不幫這顆碼表更換電池的原因。

在Giant NeosTrack剛出,網路便出現它跟Bryton 530高相似度的討論。國外單車網站cyclingtips(請見這裡)引述捷安特全球行銷經理Jeff Schneider說法,當時為求儘早將這顆碼表交給德國Sunweb車隊,所以使用Bryton的硬體,軟體則由捷安特自己設計以符合該車隊需求。再者,NeosTrack 按鍵位置與530不同,捷安特(自)認為其配置更符合使用直覺。此外,國內開箱者在mobile01發表的文章提到NeosTrack的GPS晶片也與Bryton 530的不同。我認為正是「混血產出」導致捷安特的「過保不修」,因為電池與其他料件都在別人手上,缺乏替換零件的捷安特也許必須把車錶轉送Bryton處理,如此一來維修成本必然提升。另一方面,消費者亦不可能自己拿著捷安特的車錶送去給Bryton處理。以上種種導致NeosTrack陷入維修窘境,一支定價4980的自行車碼錶被電池壽命決定它的生命,即使電力以外的其他功能都完好無缺。

我跟賣家講我想自行更換電池賭一把,賣家非常阿莎力地幫我減價,他說他也很想看到這顆碼表能重生。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背板六顆星型螺絲


拿到碼表時發現螢幕出現兩塊如烙印般的黑斑,本以為是風吹日曬後液晶老化,不以為意,拆卸後才發現自己想錯了,真正原因後述。拆卸NeosTrack並不困難,未使用卡榫設計,不用擔心拆裝時掰斷邊邊角角。拆卸時螢幕朝下,背面朝上,六顆固定背板的螺絲可使用T5H星型起子卸下。轉開最後一顆螺絲時嚇了我一跳,因為背板幾乎用彈開的方式脫離,定神一看,原來鋰聚合物電池已膨脹變形,鼓漲程度遠超出設計的安裝空間,過厚的電池分別向背板與主機板施壓,主機板因此擠向正面液晶,這就是螢幕兩塊黑斑烙印由來,就像手指按壓計算機螢幕一般,壓力移除後液晶畫面恢復正常,烙印消失。假若電池膨脹得更嚴重,會不會壓破液晶、凹折主機板就不得而知了。

鼓漲飽滿(?)的鋰聚合物電池。右邊圓形金屬為蜂鳴器

背板上的蜂鳴器以兩條電線與機板相連,線細而脆弱,故不可拉扯背板(好險背板噴彈開時沒扯斷),建議旁邊擺個物體讓背板能倚靠立起。不過,蜂鳴器的功能就是按壓按鍵時嗶嗶叫,該功能影響不大,即使不幸拉斷電線也不用太在意。

新舊電池比一比

NeosTrack使用的電池為AE523048P 3.145KW,52、30、48分表表示電池的長寬高,3.145KW在電壓3.7V時代表電池為850安培。若依電池上的標示搜尋,可找到eBay的Bryton 530電池的外國賣場,賣場也確實標示電池為850mah。不用費心在國內賣場找尋一模一樣的電池,因為我嘗試試過,找不到,但別灰心,既然已知電池體積,我們大可買體積小一點的電池,雖然容量少了一點,可是保證能裝得進原來空間。我選擇的是503048,即長度少了2mm,寬度、厚薄則跟舊電池一致,800安培容量跟舊電池差不到1/15。雖然同體積能找到標示為900mah者,能因此讓碼表續航力進提升一點點,但我偏好選擇大眾化普及商品,其表現通常比特規品來得穩定。

將主機板微微向捷安特標誌方向挪動即可讓主機板脫離底部開關按鍵,將主機板略為抬起,別扯到主機板另一面與螢幕相接的排線,一旦扯壞整台宣告報廢。抬起主機板一角後開始解焊工程。

成功解焊

捷安特/Bryton很用心地在焊接處塗了三防膠,會略為提升解焊難度。沾錫後花點時間讓烙鐵接觸接線處,可用鑷子夾著電線,待溫度足夠,重力即會將機板與電線拉開。電池背膠黏附在主機板上,由於舊電池已膨脹呈橢圓形,弧形接觸面反而有利撕除。拆下後測量舊電池電壓僅剩3.4V。

呈弧面的電池反而容易拔起

取好新電池的電線長度剝皮後,以雙面膠將電池黏於相同位置,重新焊上電線,完成更換。背板凹槽裡有橡膠圈,可取出塗上矽牛油保養並移除髒污,再以棉花棒清潔背板凹槽,畢竟防水功能都倚賴此,防水失效常常只是墊圈卡了一根毛髮而已。重新安裝時,上緣可能比較不好密合,將主機板向開關按鍵方向挪動重鎖有助解決密合問題。

電池拔除後模樣

最後,啟動NeosTrack,確認供電正常,充電後進入碼表選單恢復原始設定,連接WiFi更新韌體、GPS等。由於捷安特設定一台碼表的UUID只能連結一個使用者、一台手機,所以跟賣家回報更換成功,並麻煩他移除手機app中此車錶的UUID。至此,完成電池更換與使用權轉移。


結論,NeosTrack的混血身世影響維修,在原廠過保不理下,使用者只能DIY自行更換電池,雖然難度不高,但若把尋找備料的時間、購買備料與焊接工具(假如本來沒有)的錢以及拆裝更換的功夫算上,其實不見得划算。然而,對某些怪咖如我而言,DIY本身就是一種樂趣,能讓一個功能良好的設備因此延續下去的滿足感不見得遜於購買一個新車錶的爽度。

新電池賦予碼錶新生命



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剛來的布朗溫與來很久的Betta sp. Sengalang

背鰭前緣被打掉兩三片鱗,本擔心感染,目前看來應渡過危機了


布朗溫是我最喜愛的原鬥之一,排名絕對在前三名,等兩年找不到魚,11月終於聽到消息,當次隻數不少,只是須自己想辦法分公母,目前看來是剛好挑到兩公兩母。這次看到的公魚藍色亮鱗面積都很小,跟六、七年前養的那隻比大概只剩1/4面積,也不知是尚未成熟或是人工繁殖的結果。 

布朗溫母魚



Betta sp. Sengalang到我家三年半了,從頭到尾看到泡巢的次數應該三次以內,僅一次看到卵,最後也被公魚吞了,不知道是不是兩公一母的關係。



我非常喜歡公魚位於鱗片重疊處的藍色表現,以及搶眼的鰓蓋垂直紅色紋路。同一隻魚跟我在2017.11拍到發情時的顏色差異很大。

2017.11發情時模樣

2017.11發情時模樣



2020年10月11日 星期日

綠島雙輪舞注意事項與住宿推薦

在綠島租單車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因為島上兩人租兩台單速淑女車的價錢跟兩人租一台摩托車的價錢差不多,金額相同下,租摩托車似乎是比較划算的選擇。但是,在綠島騎單車是一件很棒的事,除了沿途風景優美外,你有機會可以挽救許多騎摩托車時看不到的輪下生物。這篇是我七月底寫的筆記,提供大家參考,並推薦一個適合單車族的住宿點。


1.怎麼攜帶單車到綠島?其實每艘載客船班都能載單車。先到售票口買人的票,車的票不在櫃臺買。上船前先到船尾將單車交給工作人員,此時才付費,一車一百。工作人員會用麻繩將單車捆至欄杆上。這個動作究竟會不會造成刮傷?浪大會不會撞傷?我沒把握。我的車後貨架加了馬鞍帶所以兩側能緩衝,來回一趟看起來沒什麼傷痕。高級車擔心受傷可選擇放攜車袋背至船艙內,省一百元,但佔位可能招白眼。

2.綠島的路面好騎嗎?路面狀況尚可,大部分柏油,少部分水泥,五天兩車未遇爆胎。靠近大白沙有一截道路銜接鐵蓋處要閃一下,石子難免,下滑速度要留意。沿途有幾段沒有路燈,例如過南寮到大白沙之間,我用的benex et-3130 300流明車燈很足夠。

圖中為完全無路燈路段,夜晚經過時滿天星斗
圖中為完全無路燈路段,夜晚經過時滿天星斗

3.離島風大,容易倒車,支架不可信,靠車要保守。

4.大街吃飯要停哪裡?綠島大街上既不好停也不好靠,建議停在7-11、派出所那側花檯。單車靠車是用側身靠花檯,機車則習慣車頭頂花檯,兩者方向垂直的結果是單車常被包圍在一堆機車頭與花檯間,須再把單車扛出。

5. 傍晚騎單車發現過馬路的螃蟹超多,大約30秒要閃一次,車速壓在十公里才能確保自己每隻都避過。我之前來綠島七、八次,從沒發現螃蟹過馬路,是因為以前螃蟹不存在嗎?當然不是,沒發現只是因為速度不夠慢。隔天一早前去潛水的路上仔細看路面,果然......以後看到綠島馬路上一塊塊黑漬別以為是口香糖痕跡QQ。


類似慘案請見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roadkilled/permalink/826008370773310/

綠島陸蟹介紹:http://ecorridor.biodi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blogcategory&id=13&Itemid=31

路殺報導: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728soc001/



到綠島要謹記傍晚後是陸蟹媽媽回海中產卵的時候,她們必定橫越環島公路,日子越近滿月數量越盛,夜晚騎車儘量將時速壓在10公里內,使用照射範圍大的車燈。

6.踩過礁石、岩岸後建議鞋子沖水,稍乾後再上車。帶有鹽分的水很容易使車身、踏板生鏽,每天回到營地或民宿建議再沖一下單車。話說礁石上也有很多保護色超好的螃蟹,下腳前要留意。

找到圖片中的螃蟹了嗎?


7.有沒有免費裝水處?位於機場附近的遊客中心提供飲用水,每人每天有1.2L配額,剛好裝滿兩瓶水壺。這種配額制我倒是第一次遇到,不過他們也只是口頭告知,並未做任何登記。

8.大街外都能維持雙向各一線,轎車不多,機車群很好繞過單車,騎起來蠻安全的,至少不會像騎陽明山各條公路時擔心自己擋道。

9.防曬這種事情對夏天騎單車的人應該不用特別提醒。涼感袖套好用,大腿前側與脖子後方是曬傷重災區,頭頂髮旋處也要小心。建議安全帽額外加遮陽帽並攜帶單車眼鏡。

10.一套車衣夠不夠?綠島熱而風強,車衣車褲晚上洗完不用脫水也足以在隔天乾。圖中為露營區洗滌區,每兩營位一池。



11.扣除曬傷機率,我覺得即使日正當中還是能騎,感覺身體過熱時到涼亭、樹下躺一躺,海風一吹就降溫了,比在無風台北騎舒服得多。

12.停在某些風景好的地點時,會遇到路人跟你借車當作拍照道具。下面那張就是被路人借來拍的,我後來也覺得這景不錯,於是跟風拍一張XD



13.環島公路騎乘難度如何?我沒騎島上的過山道路。單就環島公路而言,難度很低,若順時針騎,最崎嶇路段應為東北的中研院海洋工作站經牛眠山、柚子湖到海蔘坪,即使這段我都不覺得有多費力,常騎ubike通勤者即有能力完成。



14.若未攜帶具胎壓偵測的打氣機,島上兩個派出所不知道有沒有提供本島鐵馬驛站服務?再不就厚臉皮向機車行借吧。


------


我很推薦帶著單車住宿「紫坪露營區」,原因有二:第一,非常冷門。綠島旺季住宿一位難求,價格又高,但紫坪露營區隨時都有營位。第二,遠離人群、燈光,打開帳棚,木棧板外就是絕美星空。



紫坪露營區收費一人四百,第二天以後一人兩百,所以當時我兩人五天四夜只花了兩千,加上迪卡儂新買一頂低階帳篷的一千出頭,省去跟人搶訂民宿的功夫。

每天早上起來先延著環島公路順時針騎向大街吃早餐,晚上帶著宵夜遠離綠島大街,慢慢騎回人煙稀少的紫坪,我挺喜歡這種感覺,十分愜意。

露營區下方的紫坪海灘,少有遊客造訪


住宿紫坪露營區不是沒有缺點。首先,夏季紫坪海風不如想像強勁,帳篷若不開門會略覺悶熱,尤其迪卡儂低階帳棚極不透風,建議加盞電風扇或乾脆打開營帳門。蚊蠅沒有想像多,只要別靠植物叢即可,我帳篷開整晚才被咬兩個包,很在意的人可額外點蚊香(島上甘仔店可買,超商無,一桶用不完可於離島前贈其他營友)。早晨涼快,木板屋頂遮陰足以讓人在下方睡個午覺,難免冒汗,但可接受,真怕熱可跳營區泳池。

木屋頂很讓人受用,雨天擋雨、烈日擋光

其次,只有冷水衛浴。住宿紫坪者可免費前往朝日溫泉盥洗室洗澡,那邊就有熱水了。台灣戶外盥洗室向來都有一堆金龜子、獨角仙飛舞,光源引蟲無法避免,除非每小時清理一次,紫坪露營區當然沒那麼勤快打掃。

最後一個缺點,營區內未提供飲用水或販售補給,最近補給點也是四分鐘車程的朝日溫泉。



帶著露營用具騎單車會不會很困難?我覺得一點也不,就算再把浮潛用具加進來也不是問題。我兩人綠島露營區住宿五天四夜所需用品:一頂帳篷、兩個睡墊(後來被證明根本不需要,因為太熱,直接躺木棧板即可,不如改帶蛙鞋。)、衣服、浮潛用設備(面鏡、水母衣、呼吸管、手機潛水盒)、單眼相機、各種零碎電子用品、隨車維修工具。以上用一個馬鞍包、一個45L登山包、一個防水袋就能完成,我背上灰色那包就裝兩個睡墊,我老婆粉紅登山包裡帳篷佔一半空間。第一天直接到營區卸貨即可,行李不會對單車行造成影響。

兩人五天四夜總行李量,包含帳棚、兩個睡墊、單眼相機、浮潛用品


結語

在綠島騎單車不見得是基於減碳、健身、挑戰自我這類目標,對我而言,在陌生地使用不同交通工具,影響的除了速度,更影響了視線角度(例如開車的人看不到陸蟹)以及會接觸到的人事物,能賦予老地方新體驗。

 



2020年5月3日 星期日

Elecom Huge軌跡球微動更換與使用心得

本文先發表在ptt的鼠鍵版:https://www.ptt.cc/bbs/Key_Mou_Pad/M.1588440467.A.8FC.html

                                                             

Elecom Huge(以下簡稱huge)底部有四塊橡皮材質防滑墊,以雙面膠黏合,可以剝開後完好貼回,無須重新背膠,不會有凹痕問題,比一般滑鼠鼠腳要容易處理。剝起時保持雙面膠黏在防滑墊上,尖端處的雙面膠有可能在剝離時沾黏疊起,建議把沾疊部分雙面膠割掉,以免貼回時影響底部平整性。


底部螺絲共計七顆,位置如圖片標示,4號跟7號在同一高度。

底部螺絲位置圖
由底部孔將紅色球體頂出後,圓槽內部還有兩根螺絲。這兩根螺絲頂部有可能因累積髒汙而出現鏽蝕。

球體凹槽兩顆螺絲

九顆螺絲拆完後,從左後方軟墊處延圓弧向右拆開。稍微開啟時滾輪左鍵部分即鬆開,小心別讓該部分掉出,會扯到排線。上蓋右邊部分掀開,掀至前緣時會感覺阻力,為上蓋內緣卡榫所致,需用巧勁讓卡榫鬆脫,若硬掰卡榫倒勾會斷,但斷了也沒關係,反正復原後有九顆螺絲鎖著。如果掰斷那個卡榫心裡有疙瘩,可以用模型膠黏回。卡榫位於USB線左側,倒勾向後。


卡榫示意圖

稍微掀開上蓋可看到內部有三條線與底部PCB板相連,紅黑黃線左右側搖一搖即可拔起,兩條軟排線須摳開夾子,不可硬拔。

內部三條線相連



此時已完成大部分解。HUGE被分解為四個部分:上蓋、底座、左鍵滾輪、球體。開始著手左鍵滾輪部。拆開兩顆螺絲(還是三顆?忘了),拔起另一條線,分離左鍵滾輪塑膠部與PCB板。


HUGE的左鍵微動焊腳很長,不像微軟閃靈鯊還經過修剪。我自己是比較喜歡剪短後再解焊。



原廠使用歐姆龍D2FC-F-7N,微動壽命為一千萬次。


解焊方形焊盤時要留意不要上太多錫弄到旁邊那顆白色傾斜滾淪微動。這顆我覺得比閃靈鯊要好解很多,但也沒羅技大焊盤那麼容易。換焊盤小的微動常遇到的問題是不好判斷微動沒脫離是因為未將焊錫吸乾淨還是單純腳針卡在洞裡頭,像這次我怎麼吸舊微動就是文風不動,用指甲硬壓才發現早就清乾淨了 囧



換上按壓壽命為五千萬次的歐姆龍D2FC-F-K,我蠻喜歡那顆藍色開關的,雖然也只有看這一次的機會XD


焊完後上個電子接頭復活劑把髒東西清一清


大功告成!接下來剩復原的工作。要特別留意復原時左鍵滾輪部與紅黑黃線(球體感應)之間須保留空隙,否則會變成滾輪押著紅黑黃線滾動,一來滾輪會變得非常難轉,二來難保會不會傷到。

加碼說明與球體接觸的三顆人工紅寶石清潔。

先拆感應器與稜鏡的螺絲
之後建議先用無痕膠帶將圓槽內部的三顆人工寶石貼上,以免拆開圓槽時寶石遺失。我在拿到當下覺得HUGE怎麼那麼難轉,相較下用一年多的羅技M570拇指球反而滑順得多。從圓槽擦拭後仍未達到理想的滑順程度,趁著這次拆開就知道為什麼。人工寶石凹槽旁邊卡著這麼多東西,當然無法滑順轉動!



安裝復原後再用棉花棒沾酒精從凹槽外擦拭清理,移除無痕膠帶可能殘膠。經清理後的滑順程度我覺得不亞於M570,即使HUGE球體重量是M570的數倍。



最後拍個HUGE軌跡球沙龍照,它的配色與設計都很和我的胃口,外殼紋理質感好,軟墊觸感舒適。多達八個自訂鍵讓一些以前順序比較次要的功能也能排上輪替陣容,可惜elecom mouse assistant沒有開放巨集設定,內鍵功能也未設置如閃靈鯊的一鍵截圖(shift+win+s),另外在win10上無論使用chrom或IE,HUGE都沒有提供平滑捲軸效果,對比M570就有此功能,羅技亦提供chrome的平滑捲軸外掛插件。即使軟體設計不足,整體而言瑕不掩瑜,HUGE仍是一顆很不錯的軌跡球。

                                                                                 
以前看鍵鼠版版友更換微動總覺得神乎其技,待自己累積了幾支的經驗後竟然逐漸可把焊點弄得漂漂亮亮,這可真是當初始料未及的。換微動主要是享受中間動手的樂趣,若以利潤著眼,以網拍更換一顆180元計,光時間就不划算,遑論還要扣掉工具與微動料錢,當真苦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