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環境不對就餓死給你看的底棲小可愛--火焰芝麻跳鱸 Elachocharax pulcher


火焰芝麻跳鱸,學名為 Elachocharax pulcher,是我飼養的第一隻跳鱸。「跳鱸」這個名字一開始被使用在底棲、以跳行移動的魚種上(請見奇獸這篇),例如北美的鏢鱸,但後來該中文詞彙被國內廣泛用在包含南美、非洲等魚隻上,反正只要長得是那個模樣的底棲魚種都以跳鱸稱之。火焰芝麻跳鱸不是北美的鏢鱸,他跟南美的跳鱸脂鯉Characidiume(例如九間跳鱸)關係比較近,皆為Crenuchidae科。屬別 Elachocharax目前包含四個生物種E. geryi 、E. junki、E. mitopterus 、E. pulcher,火焰芝麻跳鱸雖然早在1927年就被描述,可說「歷史悠久」,但能找到的資料卻出人意料地少,尤其在國外水族論壇中甚少被提及。E.  georgiae為同種異物名,日文資料搜尋可以用エラコカラックス・ジョージアエ尋找。

飄浮物河彎形成方式不同,累積區域或大或小。網路圖片,原始連結請見:http://www.scielo.br/scielo.php?script=sci_arttext&pid=S1679-62252013000100085

在少數提到火焰芝麻跳鱸的網頁中兩篇主題(請見這篇這篇)是有關 litter banks,即上面有漂浮物堆積的河彎。這些漂浮物包含樹枝、葉子、果實等,有的被橫亙水面的樹枝攔下,有的被傾頹於水中的樹幹像攔砂壩搬阻擋,飄浮物提供魚隻食物(食物指被腐爛果實,甚至霉所吸引而來的「昆蟲」,而非植物本身,故該環境的魚種多為肉食性)與躲避空間,這種環境被稱做Kinon,火焰芝麻跳鱸常在此環境被發現。這點出了飼養火養芝麻跳鱸的第一個重點:給予他充分的遮蔽。

see original picture: http://tanninaquatics.com/blogs/news/101848897-litter-ally-a-most-fascinating-environment

amazonian-fish亦認同上述看法,表示在開放、無遮蔽的水域根本找不到這款魚。火焰芝麻跳鱸生存在有漂流物的環境,在不受干擾時會移往水表葉子補食,不受水深水淺影響。在亞瑪遜河流域分布得算廣。

網路上可以找到一篇2009的野採文,內容是作者前往一條名為Caño Sardiña的小溪(哥輪比亞Caño Bocón上游)野採到包括火焰芝麻跳鱸、珍珠燈、大帆珍珠燈、陰陽燕子、三線鉛筆、印地安短鯛以及一些赤目金線和濺水魚。從這些「鄰居」的種類我們就可以推測飼養火焰芝麻跳鱸的水質--一般加拉辛黑水,低導電度、低pH值。

根據Fishbase的數據,火焰芝麻跳鱸適合的pH在5.4到6.8,硬度不要超過8,溫度在攝氏24到30度,這個溫度數據跟宗洋網站建議飼養「跳鱸」(該文未特別界定是哪些跳鱸)的溫度18至24有蠻大的差距。我是春天購入,當時飼養在水溫23左右的環境,時至寫本文章的六月,水溫在28度左右。Practicalfishkeeping提供的採集處參數是pH 6.14,導電度19。俄文網頁標的參數是pH6.8、水溫26。Aquaaryus的數據為pH4.9-6.2,溫度為23至31度。日本網站數據為pH5.5-6.5 溫度 21-26。

進食白蟲中。飼養這類活餌並不難也佔不了多少空間、無異味,為了讓自己的水族眼界更開闊,準備活餌是必須的。

我飼養到目前的感覺,這是款在外型、動作上極為可愛的小傢伙,但並不是那麼好搞。挑嘴、進食速度奇慢,跟紅蓮燈或任何扯旗放在一起「下場只有餓死,所以飼養前先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辦法特別為他們設一缸」。他們進食速度有多慢呢?盯著一條白蟲要考慮五秒才張嘴,這就是他的速度。混養僅適合跟精靈露比燈這種會因食物太大而無法吃完的魚隻放一起,或者養在仔魚缸(仔魚要比火焰芝麻跳鱸的嘴大不少才行)做為清理殘餌的工具魚,或者跟只待在水面的魚隻,例如鉛筆魚來室友。我飼養的環境選擇不放置底砂,原因就是為了確保底部有能讓我觀察到的殘餌來確認他們有食物可吃。「確保他們能吃到足夠的食物」是飼養他們第二個重點。

我一開始將他們放置在只有一對黑金火焰變色龍作伴的環境,過了兩週特意將火焰芝麻跳鱸驅趕出來檢視,發現他們幾乎餓成皮包骨,趕緊把該缸所有鄰居撈走才讓他們體態逐漸恢復。也許有人覺得珍珠燈也常常見不著面,但在草缸裡面還是活著啊,這狀況並不適合套用在火焰芝麻跳鱸上,一來他們嗜吃生餌,二來珍珠燈平時為人詬病進食的速度若跟火焰芝麻跳鱸比則可改以「飛快」形容,所以別打著丟草缸混養的念頭。下面是日本人飼養的一段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計算一下他在一分二十四秒內究竟吃了幾隻豐年蝦。



準備遮蔽物例如短鯛甕、沈木、小榕是必須的。他們大半的時間都會待在遮蔽物下頭或其中,文章前半講述他們原生於大量沈積物環境,屬於底棲魚種,在缸子中見到這款魚的頻率不高,偶爾他們才會跑出來到空曠處待著。

身上的白色縱紋數有幾條?不同的條紋數有可能是sp.。是公是母呢?


公母性別方面能找到的資料不多,這張圖片表示圖中為一對(網址連結)。另個網站很有趣,每種魚隻各拍兩張,按照編排在火焰芝麻跳鱸前後的兩款魚珍珠燈(這張這張)與一點魮(台灣魚類資料庫稱之為單點小鲃),我們可以合理推測這張這張是前公後母。然而,能從人家拍好的對照圖片看出差異並不意味自己就真的能在缸子前面出分出公母,整體而言,我覺得要分辨這款魚隻的性別是困難的。

額外提供兩點參考。其一,在店家中曾經看過在其他火焰芝麻跳鱸都維持一般顏色時,一隻轉變成近乎橘橙色,非常激動的到處游,不確定是因發情或其他原因。其二,我一度將火焰芝麻跳鱸與梅氏眼燈混養,梅氏不幸感染胡椒病,我整缸使用1/1000的鹽與一般劑量的白點藥物(福馬林、孔雀綠混合液)藥欲,火焰芝麻跳鱸出現游出並往水面的反應,可能對鹽浴或藥物敏感,所幸在換水處理後又逐漸恢復。

最後,這個practicalfishkeeping網頁值得摘要一下,這篇是水族雜誌中少數介紹火焰芝麻跳鱸而資訊豐富的。內容提到火焰芝麻跳鱸生活環境屬砂紙底土,但堆滿葉片、沈木,高達膝蓋深度,水面上方則是昏不見日的落葉等漂流物。黑水魚少水生植物,但水中多樹木根部。使用弱水流的過濾設備,因為他們生活環境水流極緩。這篇作者採集到一款近似火焰芝麻跳鱸的另款跳鱸,不同處有三,該款白色縱紋數目為八條,而火焰芝麻跳鱸為六條;cf款尾部有三條水平條紋,火焰芝麻則無;cf款魚鱗數(scale account?)為27,火焰芝麻為32。白色縱向條紋應該是最容易辨別的,按此標準,我手邊的應為火焰芝麻跳鱸而非cf款。

PS. 如果魚友真的看完整個日本人餵食影片,讓我們來核對一下答案。將近一分半,那隻火焰芝麻跳鱸吃了兩隻豐年蝦,對嗎?

2016.7更新:
火焰芝麻跳鱸極不耐鹽,1/1000的鹽水比對他們來說是致死的。